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怎样防治大豆花叶病

2024-05-10 22:21 作者:李先生  

一·发病原因

1·种子携带病原体为花叶病毒,病毒颗粒呈线状。大豆花叶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带病种子,带病种子长成的植株在田间又成为传染源,大豆花叶病毒极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病毒病的大豆种子有较多的褐(黑)斑,褐(黑)斑率在10%左右。

2·蚜虫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媒昆虫主要是大豆蚜虫。高温·少雨·大豆体液浓度高·营养丰富,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数量越多·出现时间越早,病株越早,花叶病越严重。近年来,大豆蚜虫的发生比较多,为大豆花叶病毒的发生提供了媒介。 20002003年,大豆蚜虫发生率近万只/百株,成蚜率达90%以上。

2.症状

1·大豆花叶病的病叶症状是叶片上典型的花叶症状。一般新叶花叶症状明显,老叶不明显。常见的花叶病症状有3种:一是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色斑驳,严重皱缩,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气泡状,呈深绿色,叶缘整个叶子向后卷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第二种是缩小的马赛克类型。病叶呈黄绿色花叶状,皱缩。叶片沿叶脉呈气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扭曲。豆荚少。三是浅花叶型,叶片生长正常,肉眼观察有轻微的淡黄色斑点,摘下病叶经阳光照射可见黄色和绿色斑点。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易感植株常有此症状。

2·大豆幼苗的症状一般是真叶出现明脉,很快变成花叶,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种子侵染植株矮化严重,后期蚜虫侵染植株矮化现象不明显。

3·病斑症状大豆种子上常从脐部出现放射状或不规则的褐色或黑色斑点。斑点的有无和轻重与易感期有关。显然,种子传播率很高。后期由蚜虫传播的病株,特别是开花后的病株,种子上往往没有明显的标记。但种子有无毒并不完全由有无标记决定,没有标记的种子也不一定无毒。

三·防控措施

1·选种大豆种子播种前应严格筛选,人工精心挑选带病大豆籽粒,去除褐(黑)斑点,尽量减少初染源。

2·防治蚜虫和病害大豆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蚜虫的数量和高蜂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做好虫情调查和预测,及时喷药消灭蚜虫,在斑点和斑块期消灭蚜虫,是防治大豆花叶病的关键。

防治蚜虫的药剂为:每公顷用10%吡虫啉(大公臣·依依净·虱子·虱子等)可湿性粉剂300-450克,3%莫比兰乳油450毫升,喷水450公斤;或每公顷用2.5%绿功夫乳油600毫升·20%汇丰裂解乳油300-450毫升,用水450公斤均匀喷洒。

3·化学防治大豆苗期结合铲土,及时拔除病株。同时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施,每公顷用2%菌克水剂1.72.25公斤,喷水450公斤,做到喷施均匀,不渗漏,连续喷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或每公顷用20%毒A可湿性粉剂900克,兑水450公斤,均匀喷施,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此外,7·8月份还可结合防治蚜虫喷施农药,防治病毒病。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苏铁斑点病 下一篇:天竺葵花叶病(CMV)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