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 20:42 作者:李先生
白术以根茎入药,是我县中药材支柱产业中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近两年药区病虫害普查表明,在白术发生的根腐病·白叶枯病·立枯病·铁叶病·霜霉病·花叶病毒病等病害中,根腐病和家蚕发病率高,危害最大,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笔者根据2002年亲手种植19.5亩白术的实践,结合我县4月下旬和6月多云多雨的气候特点,提出白术根腐病和蚕病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生与危害
1.1 根腐病的发生及为害特点白术田间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田间发病高峰。一般田间病株率为7%-38%,重病田可达64%以上。从7月上旬开始,田间发病率逐渐下降,趋于稳定。症状为白术根茎上的须根先变褐腐烂,然后根茎内的维管束变褐,最后整个根茎腐烂。随着病害的发展,地上的茎叶先是局部枯萎,最后全株死亡。
1.2 白蚕的发生及为害特点病株于5月上旬田间初现,6月中旬田间发病高峰。一般田间病株率为14%左右,重病田可达20%以上。 7月中旬以来,田间病株率逐渐下降,趋于稳定。症状是根茎上的须根和根茎变成褐色,根茎表面长满白色菌丝,菌丝体内部可见乳白色或淡褐色菌核。有时病株茎基部周围的土表也可见白色菌丝,其间亦有菌核。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株地上部分的茎叶逐渐枯死,地下根茎开始腐烂,腐烂的根茎呈“烂土豆”状。
2 防治措施
2.1 场地选择白术育苗场和栽培场宜选择玉米为前茬·砂壤土的田地。所选用地最好是坡度稍大的坡地,以利于透水和排水。前作马铃薯和玄参的地块不能种植白术。
2.2窄床育苗苗床田先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耕整前每亩施50kg生石灰粉消毒土壤。然后在沟底开一条深60厘米·宽40厘米的沟,一条腰沟,以利排水。再做宽80cm的苗床,并在相邻两苗床之间的沟底开深30cm·宽25cm的排水沟,与腰沟及周围沟沟相通。床面贴瓷砖,便于排水。
播前按株行距10cm20cm的规格,在床面开一条4cm深的浅沟,撒上掺有50%多菌灵的细泥作垫土。多菌灵的用量为8克/平方米。白术种子用相当于种子量0.3%的50%地克松播种,然后覆土,使整个床面仍呈瓦背状。采用这种窄床育苗方式,可以减少枯萎病等病害的发生,减少带菌苗数。
2.3 田间耕种小高边。田间同以往窄床苗田施基肥·土壤消毒·开腰沟·围沟。只有较大的田(1亩以上),才应将腰沟改为开“十”字形的沟与周围的沟相通,更有利于排水。然后开一条宽160厘米的垄沟,在相邻两条垄沟之间的沟底挖一条深30厘米·宽20厘米的沟,与腰沟和围沟相通。
在压平的垄沟面上,按株行距20cm30cm的规格,水平开一条深6cm的浅沟。施用复合肥后,种植手术种植(不接触复合肥为宜)。然后在两行之间取土覆植,并做一个小高边,使相邻两行白术之间的沟深约20厘米。制作小高边时,要保证手术植的顶芽距土面5cm左右,手术植可置于播种沟边略上方。
2.4 轮作我县玉米种植面积大,白术与玉米可进行轮作。选择在玉米田种植白术2-3年,可以减少各种病害的危害。
2.5 化学防治白术苗床期发生枯萎病或其他病害时,可用75%地赛松可溶性粉1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喷1-2次。田间发现根腐病,或发现白蚕中心病株时,应拔除病株,集中焚烧。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溉淋病点,同时浇灌淋病植株周围的健株,以控制病害蔓延;也可对第一块病田整田浇水一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