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叶基部和根颈靠近地面的地方发生褐变和腐烂,叶片全部塌落到地上。主要是伤根。根颈开始发病时,表皮呈褐色水浸状,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继续生长,形成白色菌丝层,状似白丝,故名白蚕。潮湿时,菌丝体会扩散到附近的土壤表面。病变组织消退,皮质腐烂。病斑可向根部发展,导致叶柄基部腐烂脱落。病部和地面有时长满白色丝状菌丝;后期在病部和表皮下形成许多初为白色,后为黄色,最后为黑褐色的油籽菌核。病株生长不良,叶尖枯死,逐渐衰弱枯死,甚至死亡。病原体是真菌·Sclerotium delphinii和Srolfii。属于半知菌亚门·菌核菌。病原菌无性阶段只产生菌丝和菌核,不产生孢子。菌核初为白色,最后呈茶黄色,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光滑,很像油菜籽,易于与菌丝体分离。菌核内部灰白色,结构比表层疏松。病原体的有性世代为Corticium rolfsii (sacc.) Curzi.],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体和土壤中越冬,并以菌丝体在土壤中传播侵染。次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菌丝体和菌核会直接从植株的茎基部·根部侵入或从伤口侵入。由疾病生长的菌丝通过接触传播再次感染。病苗可远距离传播,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发病。低洼处潮湿,植物过于茂密,伤口更容易生病。栽培土壤不干净或未消毒时易发病,使用未成熟基肥时易发病,连作时病害严重。 1)培育无病壮苗。用无病土或无菌土育苗。不易栽得太密,尽量减少伤口,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促进壮苗,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使用时沥干。 2)加强栽培管理,在通风光照好的地方种植,土壤要干净,盆栽不要用垃圾土,不要堆得太密,要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3)定植前用7地三氯硝基苯粉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白蚕发生。地栽可每平方米用量10克左右,盆栽可按盆土重量的0.2%用量与土壤混合均匀,即可定植。 4)拔出重病株,连同病残体·菌丝·菌核一起焚烧。病点可用五氯酚钠150倍液或20%石灰乳灌溉,或用70%三氯硝基苯500-7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药液3升,或病点及其邻近处地区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0-1500倍液或50%天安水剂500-600倍液或20%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90%地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灌植物倍液,每株(穴)浇0.4-0.5L。结合翻耕,每亩施石灰粉100-150kg,使土壤呈微碱性,可抑制黑螟的繁殖。
5)施用哈氏木霉制剂,防治效果较好。 6) 化学控制。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2.5%可苦星300-400倍液灌茎基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