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2024-05-06 19:08 作者:李先生  

杨树腐皮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杨·柳·榆等树种危害极大。本病为潜伏性侵袭性疾病。当遇到干旱·涝渍·晒伤·冻害等恶劣条件,苗木移栽或精整修剪后树体元气难以恢复时,发病迅速。枯死等症状,严重者造成树木成片死亡。病害症状发生在杨树·柳树等枝条的树皮上。发病初期,皮肤出现不规则的隆起,手感柔软,脱皮时有淡淡的酒味。凸起的匾额逐渐失水,继而收缩下沉,甚至开裂。剥皮观察,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域。病皮不断扩大,春秋季扩大速度最快,纵向发展快于横向发展。凹陷的病皮上出现致密的黑色小丘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下雨或湿度过大时,从黑点顶部挤出乳白色浆液,逐渐变成橙色,这是病菌的孢子角。孢子角被挤压和干燥形成细长的卷须。分生孢子器有时排列成同心环。干燥后病皮极易剥落,可见皮层腐烂成杂乱的纤维丝。病皮环若干燥一周,上面的枝条就会枯死,形成枯枝。小枝萌发时无明显溃烂斑,粗皮部萌发时无明显溃烂斑,无卷须状孢子角,但有琥珀色分生孢子块。致病菌在病皮内逐年存活·生长,4月形成分生孢子,5月产生最多。雨后或潮湿天气分生孢子角较多。孢子角被雨水溶解后,孢子借风·雨·虫·鸟等传播,从未受伤的死皮侵入定殖。北方地区3月中旬开始发病,5月达到高峰,7月缓解,9月停止发展。杨树腐烂病与霜害·晒伤·虫害·盐害·旱害等呈正相关。从树种上看,白杨和胡杨最抗病,其次是花杨·粳稻和中国杨,杨树最易感病。种植用的苗木过大,移植时伤及根系,移栽次数过多,大苗或栽植时间过长的小树苗移栽后不易恢复,容易发生到疾病。在城乡绿化树木上,修剪技术不当·修剪过度·长期机械损伤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防护林和斑块林中,因常受风沙侵袭,迎风面也易发生病害。因密度过小或修剪过多,受光过多发生晒伤时也易发生病害。防治措施1·保持树木旺盛生长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方法。种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选择耐霜冻·抗虫害·耐晒伤的树种和品种,保护根系。定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防治蛀虫,合理修剪不留残桩,保护伤口。初冬时,应将树干漆成白色,以防冻害和晒伤。成林后,要搞好林分环境卫生,清除弱枝和整株。防护林应设计成半通风结构,应在迎风面种植小灌木。 2·化学防治可选用10%碱水·2%复原剂843(1:3倍液)·10%双小灵(1:10倍液)·松焦油(1:1)·10%碳酸酸钠溶液·多菌灵(1:25倍)·托布津(1:25倍)·石硫合剂,但双消灵(1:10倍)是首选药剂。因该剂效果好·成本低·药源充足·易于推广·无危害,以敷用·喷雾干燥为佳。用以上几种药物,敷用5天后,如50-1ooppm赤霉素在病灶周围,可促进骨痂的产生,病灶不易复发。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冬季树桩盆景防病除虫正当时 下一篇:二斑叶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