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18:00 作者:李先生
一·症状(一)灰霉病又称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叶柄·花瓣·果实和种子。
(2)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紫褐色斑点,直径1-5毫米,后扩大为不规则大斑点,直径7-12毫米,带淡黄色-病斑中心褐色,边缘紫褐色,病斑有明显斑点。的同心环。 (3)病斑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焦枯。湿润时,病斑表面产生深绿色霉菌,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4)叶缘病害时,叶片有些扭曲。绿色茎上有紫褐色长圆形小点,有的突起,病斑缓慢扩大,大小只有3-5毫米。叶柄上的症状与茎上的病变相似,但被拉长并且上面有深绿色霉菌。
2·寄主:牡丹·芍药·仙客来·秋海棠·报春花·紫苑·大丽花·紫红色·香蒲·大岩桐·金盏花·天竺葵·绣球花·栀子花·瓜叶菊·菊花·非洲菊·唐菖蒲·杜鹃花·月季·月季·山茶花·一品红·鸢尾·含笑·金莲花·百合·郁金香等花卉。
3·发病规律(1)真菌在病株残茎·枯叶上以菌丝体越冬,次年春季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危害下部叶片。
(2)真菌在病株残茎·枯叶上以菌丝体越冬,次年春季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侵染·危害下部叶片。
(3)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8月上中旬为高峰期。 7-8月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疾病传播。
(4)种植过密·管理不善的园林受害较重。一般受冻害后,植株抵抗力弱,病害严重。疾病的程度因物种而异。
4·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病叶·病枝,集中焚烧或埋入15厘米以下的土中,以减少次年初染病菌的来源。
(2)加强管理,栽植不宜过密,保持植株通风透光。
(3)发病初期喷40%多菌灵凝胶悬液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10-15天1次,共3-4次。
(一)红灰霉菌丛1·症状:真菌通常侵染花和茎,造成水渍·淡褐色斑点和腐烂。病臣有灰霉层。叶子有时也会受损。
2.病原体:灰霉病菌Pers。属于真菌Deuteromycotina·Mycospora·Botrytis cinerea·Botrytis cinerea。
3·病害情况:连续阴雨,在温室内过冬,一束红花作修枝剪时,病害常从刃口发生。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