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粉病1·症状:病叶初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长出白色粉末,出现倒卷·皱缩·增厚;感染后叶柄和新梢稍膨大,反弯;花芽被感染后花姿畸形感染。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变黄,植物变弱。
2·发生规律:该菌在芽·叶·枝条上越冬,借风传播。最适发病温度为17-25,5-6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期。土壤中氮肥过多或钾肥过少时易发生病害。
3·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忌施氮肥早春摘除·焚烧病叶适度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发病前后喷施分心宁·亮氨酰等农药。
二·黑斑病1·症状:玫瑰叶·花梗·小枝均可受害。病斑初为种子褐色至褐色斑点,后扩大变成黑色或黑褐色,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植株中下部叶片全部脱落,枝条呈枯死状。
2·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枝叶或落叶中越冬,借风雨传播。夏季结束后最为严重,由于高温干旱,病害蔓延缓慢,弱株易发病。
3·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冬季病株重剪。
生长期要经常修剪,保持通风良好。
三·叶枯病1·症状:发生在蔷薇叶上。初期叶面出现黄绿色针状斑点。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叶边缘似火。
2·发生规律:病菌在病叶或土壤中越冬,老叶·弱枝受风雨传播,雨季和粗放管理时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及时摘除病叶并毁坏。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养护。
休眠期喷3度石硫合剂。
发病前喷百菌清等药剂预防。
早期喷洒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根癌1·症状:月季根茎长出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瘤,植株生长不良,枝叶短小,叶片枯黄,早落,花小或不开花。
2·发生规律:该菌在土壤中生存,通过水和工具传播。最初的肿瘤小而软,呈白色,然后逐渐增大,变成黑褐色。表面粗糙有裂纹,质地坚硬木质化。
3·防治方法:露地种植尽量不重茬,提高嫁接水平,改变嫁接方法,减少伤口,避免感染。
五·花叶病1·症状:主要表现为花叶,有的呈环状斑点或橡叶状花纹,有的呈褪绿斑·叶脉黄化或矮化。
2·发生规律:病毒病·病株作繁殖材料·触液·刺吸式害虫均可传染。夏季强光和干旱有利于症状的发展和扩大。
3·防治方法: 避免使用病株作为繁殖材料。
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销毁。
选用抗病品种或组培苗。
生长期要注意防治蚜虫等蝎类。
发病初期喷洒氨基低聚糖水溶液,抑制病毒传播。
六·花腐病1·症状:发生在月季花和花梗上。最初病斑在外花瓣的基部,呈膨大的蓬松的褐色小斑点,随后花被褐色病斑覆盖,直至黄褐色干燥,出现黑色颗粒。事物。
2·发生规律:该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在生长弱·湿度大时易发病。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保持通风透光。
喷洒石硫合剂·敌灵·多菌灵等药剂防治。
七·蜜桔白粉虱1·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代,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高峰,成熟幼虫在叶背生长越冬引起叶片黄化。
2·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枯死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八·蚜虫1·发生规律:一年1030代,以卵在枝尖·芽腋·树皮裂隙等处越冬,3月中旬开始为害,4·5月为害最严重.
2·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用虫卵剪断枝条。
用黄色胶板引诱有翅蚜虫。
在孵化初期和产卵前,可喷洒敌草胺·二氯甲烷等药剂防治。
在孵化初期和产卵前,可喷洒敌草胺·二氯甲烷等药剂防治。
九·介壳虫1·发生规律:一年14代,雌虫在蜡壳内越冬,可寄生在枝叶上,造成树势弱,生长不良,严重时全株枯死。植物死亡。冠层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严重。
2·防治方法: 人工刮去枯枝上的虫体和蜡壳。
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率,减少发生概率。
即使虫枝被剪断破坏。
若虫孵化初期,喷洒保花·氯草胺·螨虫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根部周围涂抹克百威等内吸剂进行防治。
十·黄蓟马1·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代左右。成虫·若虫藏于花内为害,卵半埋于花瓣·雄蕊表皮下。食性杂,高温干旱利于发生,阴雨大风不利于本虫发生。
2·防治方法:清除病虫害地的枯枝·杂草,就地焚烧。
喷洒炭疽杆菌等农药进行防治。
埋施克百威·铁麦克颗粒剂等药剂防治。
十一,
蔷薇三节叶蜂1·发生规律:一年24代,在土中结茧越冬。卵产在新芽上,呈“八”字形排列。刚孵出的幼虫聚集在嫩叶上,有自相残杀和迁徙习性。 6-9月为幼虫为害期。
2·防治方法:用虫卵人工剪断枝条; 喷菊花杀虫膏等药剂防治幼虫。
十二,
1·发生规律:每年2-3代,成熟幼虫在茧中越冬,在树干和树木中均可发现茧
下土壤,以7~8月为害较重。2· 防治方法:①冬季人工除茧。冬季人工除茧。
②灯光诱杀成虫。
③在幼虫期喷洒BT·灭幼脲·除虫脲·敌杀死等药剂防治。
十三·
人纹污灯蛾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6代,羽化时间长,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越冬,成虫趋光性强。4~10月均可为害。
2·防治方法:①4~5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②幼虫期喷洒除虫脲·BT·敌百虫等药剂防治。
十四·
石榴巾夜蛾296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10月均有幼虫为害,成虫具有趋光性,卵散产与叶腋·树皮缝或叶背。幼虫爬行姿势似尺蠖,遇惊吐丝下垂。
2· 防治方法:①灯光诱杀成虫。
②幼龄幼虫期喷洒BT·除虫脲等药剂防治。
十五·
蚀夜蛾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植株基部越冬,开始在嫩叶为害,逐渐蛀入植株组织为害,逐渐向下,最后在寄主的茎基部啃食,造成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4月中下旬~5月上旬开始为害。
2· 防治方法:①秋后中耕,消灭越冬卵。
②严重时在植株茎基部浇灌辛硫磷等药剂防治。
③在4月上中旬在幼虫蛀入前喷洒敌百虫·爱福丁等药剂防治。
十六·
同型巴蜗牛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成贝和幼贝在土层和落叶层越冬。以夜间为害为主,7~8月为为害盛期。连阴雨及土壤湿度大为害严重,成贝寿命2年以上。
2·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成贝和幼贝。
③于傍晚在蜗牛活动的地方撒生石灰粉,杀灭成贝和幼贝。
十七·
六星点豹蠹蛾358 1·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蛀道较长,有多个排粪孔。成虫羽化后将半截蛹壳留在羽化孔中。卵常产于树缝和枝桠分杈处。
2·防治方法:①及时修剪剪除病虫枝·枯萎枝·衰弱枝·风折枝,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虫能力。
②在4~5月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③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期用敌杀死喷洒枝干杀死初孵幼虫。
④从排粪孔注入白僵菌感染幼虫。
⑤用树虫净对受害树木进行钻孔注射(点滴),或在蛀道内塞入磷化铝片,毒杀干内幼虫。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