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杨树多在春季种植,部分品种往往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我们对杨树进行了不同季节的种植对比试验,发现部分杨树在秋冬季节种植效果较好。秋季“霜降”过后,杨树苗的叶子开始变黄,有的脱落时,就可以秋栽了。此时幼苗地上部分已停止生长,生命活动转入低消耗状态,根系受外伤后(即定植后)仍可恢复生长1个多月).通常,在秋天,新种植的树木将能够长出新根。如果土壤不结冰,可以在冬季种植杨树。虽然树木的根系在种植后不能立即生长,但地下根系可以在早春土壤温度升高后生长。当温度达到树木发芽所需的温度时,地下根系已完全恢复并长出新根,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具体栽植技术: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苗茎直圆·木质化程度高的1年生或2年生优质壮苗。应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品种。春季可选择72杨·中林2025杨·中林2030杨,成活率低但生长快,抗病虫能力较强。也可以选择欧美107杨·108杨·中林46杨等。有条件的,应先全面整备造林地,再挖种植穴。种植孔至少需要50 厘米(长)x 50 厘米(宽)x 70 厘米(深)。回填时,将表土填满根系周围。定植前尽量缩短出苗到定植的时间。最好使用当地出产的苗木,避免长途运输;种植深度宜在70厘米以上,有利于深层湿润土壤吸收水分,有利于埋入地下的新梢生根,提高抗旱性和成活率。为增加树木的生长速度,缩短栽培周期,定植时应穴施基肥。每穴施有机肥5公斤或复合肥0.1公斤。利用秋冬造林,可显着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较低的72杨·中林2025杨和中林2030杨的成活率。试验表明,72杨·中林2025杨·中林2030杨在春季造林中稍有疏忽,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林成活率将低于50%,而秋冬季造林可使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春有病,冬有梦”。这生动地说明了造林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实践证明,秋冬种植可提高春植成活率低的几种树种的成活率,而且树木生长与春植也有显着差异。以一年生的中林2025杨为例,秋冬栽植的树木生长量是春植的1.8倍。秋冬种植杨树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利用冬季闲置劳动力,高质量·大面积地完成种植任务。唯一的缺点是需要很长时间照顾他们。因此,冬季人畜灾害严重的地区和冬季常有大风的地区不宜秋冬种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