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泡桐病害防治

2024-05-05 05:39 作者:李先生  

泡桐作为用材林木,具有生长快·采收不限·质软·不易被虫蛀·耐腐烂·不开裂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常会发生一些病害。泡桐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丛枝病等,其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丛枝病

一·症状泡桐的枝·叶·茎·根和花均可出现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丛枝型。即个别枝条上的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发,侧枝成簇生长,节间变短,叶片变黄·小而薄,有时皱缩。整个丛枝呈扫帚状;幼苗患病时,植株矮化。 2.花变枝叶。花瓣成叶状,花梗和柱头生出小分枝,花萼明显变薄,花托多裂,花变形。地下根系也是丛生的。

二·病原体及发病机制病原体是支原体。该病可通过病根和嫁接苗传播,也可通过茶翅螟·烟草盲蝽传播。从影响病害的因素来看,不同品种的泡桐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一般以兰考泡桐·梓树·毛泡桐发病率较高,白花泡桐·川泡桐发病率较低。一般土层较深,生长旺盛的植株病害较轻;土壤贫瘠,生长不良的植物病得很重。

三·预防方法

1·培育无病苗。

2·建立无病苗。采用无病苗造林,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施肥,防治病虫害,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3·去除病枝或进行环状剥皮。

4.选育抗病品种和抗病无性系。

炭疽病

一·症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幼苗的叶片·叶柄和新梢。受害叶片上,病斑初呈点状,褪绿,后扩大,呈褐色近圆形病斑。病灶周边呈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当病灶较长时,可连成不规则的较大病灶。后期病斑中部常发生破裂,病叶早落。叶柄·叶脉和幼梢为害,初为淡褐色圆形小斑点,后纵向延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发病时,病斑连成片,常使叶片和嫩梢枯死。

2.病原及发病机制泡桐炭疽病是由泡桐侵染引起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病害好发于苗圃床苗·周围幼林及泡桐丛枝病病枝。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染幼小组织。苗期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苗圃排水不畅,长势弱,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1·育苗时,应早播温床盖上地膜,然后选壮苗移栽到露地育苗地,及时施土·追肥·浇水,促进其快速生长。育苗,提高植株抗性。疾病和耐旱性。

2·断根育苗,加强田间管理,可避免病害的发生。

3·泡桐苗要远离大树和丛枝病株,防止大树和丛枝病株上的越冬炭疽病菌向苗木蔓延。

4·发病期间用1:2:200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泡桐幼苗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樱花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下一篇:防治玫瑰花腐烂,玫瑰花腐烂原因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