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青杨的叶锈病及防治技术

2024-05-05 05:34 作者:李先生  

杨树叶锈病及其防治技术。杨树叶锈病又称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损失最大的病害。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在有杨树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危害。该病害影响落叶松和杨树。症状:春季首先在落叶松针叶上出现短小的褪绿斑点,上面有淡黄色的小点,是病原菌的性孢子。褪绿斑的下表面产生半球形橙黄色小泡。表皮破裂后,露出黄色粉末堆,为病原菌的锈孢子,有时数个连成一条线。受影响的针头局部变黄并逐渐变干。受感染的杨树叶片背面产生半球形橙黄色小泡,为病原菌的孢子堆。夏末以后,叶片上出现略微隆起的不规则斑点,初呈铁锈色,逐渐变成黑褐色,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重病叶的冬孢子堆连成片状,甚至覆盖整个叶面。病原体:病原体为Melamps a larici-populina Kleb.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亚门·锈霉菌门和假单胞菌属真菌。发病机制:落叶松是一种具有转基因生长周期生命周期的真菌。以冬孢子在杨树落叶上越冬。春季,落叶病叶上的冬孢子浸水,萌发产生担子孢子,随风飞到落叶松叶片上,萌发后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产生有性子孢子和锈病子孢子。锈孢子在风力作用下飞落在杨树叶片上,萌发并侵入气孔或穿透表皮,产生孢子堆。孢子可反复产生,反复感染,从而扩大和加重病情。夏末过后,逐渐长出成堆的冬孢子。冬孢子随病叶越冬。多雨年份和地区生长茂密,在通风不良的潮湿环境中病情严重。杨树高感,杨树抗高抗,杨树免疫。防治:落叶乔木·杨树忌密植。 化学防治:波尔多液·百菌清·50%多菌灵500倍液·80%锌锌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妥泽500倍液·波美0.3度石硫合剂·地克西特钠200-500倍液·芬西汀1500倍液等,对防治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选育抗锈树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樱桃树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樱花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