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4-05-03 03:30 作者:李先生
症状竹竹叶丛病又称竹丛病·笤帚病·疯病·巢病等,主要为害枝条。从受害枝条的侧芽开始,不断萌发许多节间变短的小枝条,簇生成藤蔓状·扫帚状或鸟巢状,枝条叶片呈鳞片状。病原体Balansia 采取(Miyake) Hara。异名:Aciculosporium 以Balansia toke 命名为竹瘤座菌,其行为为子囊菌。接种后2128天出现上述症状,出现症状后10天产海底。观察病菌在寄主生长点和嫩叶上萌发,形成Y字型结构,随即长出菌丝。被气孔或叶缝侵入,菌丝体在细胞间隙蔓延,仅存在于侵染部位以上的枝条中,呈半系统分布。此外,广东和湖南的研究表明,植原体和类杆菌的联合感染也可引起该病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在被侵染的嫩枝顶端产生子实体,遇雨或露水释放孢子,借风雨传播,再从竹的生长点侵入,进行新的侵染。防治方法(1)竹林要精心养护,疏密适度,及时施肥,绿葬,疏土,覆土,使竹林生长旺盛。 (2)发现病株及时清除,不得利用病株造林。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