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凤仙花立枯病

2024-05-01 20:45 作者:李先生  

真菌主要为害根茎,病部变黑或皱缩,受潮时长出白色霉菌。植株受害后,几天内叶片枯萎干枯,随后整株死亡。

立枯丝核菌Kuhn全称为立枯丝核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 1.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或病体中越冬。土壤中的菌丝体以腐生方式生活,不会休眠。

2·在田间以接触为主,即植物的根·茎·叶与病土接触时,被土壤中的菌丝体侵染。在有水膜的情况下,健叶与病部接触会立即发病。此外,带有细菌的种子·农具和堆肥也可以传播这种疾病。

菌丝生长的极限温度为6-40,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尤以25-30生长最快。菌丝体的生存需要阴凉干燥的土壤,菌核的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98%即可发芽。入侵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或接近100% 的相对湿度下保持自由。田间病害的流行还与寄主抵抗力有关。不利于寄主生长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如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粘湿,均有利于发病。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海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 下一篇:秋海棠细菌性叶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