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及危害芦荟叶枯病主要为害芦荟的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半圆形干斑,病斑缩小,中心灰褐色,边缘有水浸黑褐色环。同心环状。症状多为叶尖或叶缘的褐色小斑点,随干燥扩大成半圆形,病斑缩小,中心灰褐色,边缘有水浸黑褐色环,以后病斑为排列着呈同心环状的小黑点。病原体Leptosphaeria sp。被称为属于子囊菌门的小球形空腔真菌。假囊壳球形至近球形,生于叶上,具乳突喙,大小168-216m,壁厚。子囊棒状至圆柱形,双层壁,大小9l-10810-12(m)。子囊间有线状无色假侧丝,内长8个子囊孢子,单行交错排列。子囊孢子长圆柱形,浅棕色至深棕色,有5-7个隔膜,隔膜狭缩,大小17-244-6(m)。
发生规律广东等南方地区全年均可发病,且多见。它比炭疽病温和。有一份关于Leptosphaeria nigrans (Desm.) Ces.de Not 的报告。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是否与我国一致,需要明确。真菌在带有菌丝体的土壤中越冬。菌丝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靠雨水或昆虫传播。真菌如何侵染叶片组织,如何形成病斑,在什么条件下尚不清楚。
防治方法(1)严格隔离,防止病害向无病区扩散。
(2)选择库拉索·中国芦荟·乔木等抗病性强的品种。
(3)采用组织快繁技术,提供无病优质苗。
(4)芦荟忌湿冷,注意科学用水,合理施肥,注意磷钾配合使用,增强抗病能力。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