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郁金香常见病害的防治

2024-05-01 00:50 作者:李先生  

郁金香,又名洋莲,是百合科的球根花卉。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色彩·优美的姿态·长的花期·多样的品种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在郁金香的生产中,经常会发生各种病害,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而且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列举了郁金香生产中的几种常见病害,并提出了栽培管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1 灰霉病1.1 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叶·花和鳞茎。叶·花受害后产生褐斑,叶·花梗大部分腐烂,茎也受害腐烂。鳞茎受侵染后,外鳞腐烂,产生许多黑褐色菌核。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受感染球茎长出的植株矮小,黄绿色,花朵枯萎。本病属真菌病,病原体是。真菌在病株残体或有菌核的土壤中越冬,成为次年的传染源。细菌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多雨·多雾·有露水的高湿天气,有利于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或周围杂草丛生时,病害更为严重。 7.2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换苗床土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70-80蒸汽处理30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目的。也可用化学药剂消毒,即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透土壤,然后用薄膜密封7-10天。常用的消毒剂包括苯并咪唑·苯甲酸和甲醛。 种植前仔细检查球茎,剔除病球茎,并对球茎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将球茎用0.3%0.4%的硫酸铜或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晒干后栽种。 生长期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和病株,集中销毁。 发病初期可选用50%本莱特1000倍液·5%农格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丙丙胺1000倍液。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 断色病2.1 症状鉴别受害叶片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纹,有时形成花叶叶。红色或紫色品种开出破碎的彩色花朵,花瓣上有大小不一的浅色斑点或条纹。浅色和白色花朵的品种,花瓣症状不明显,这是由于花瓣本身缺乏花青素所致。在严重的情况下,植物生长不良。病原菌为郁金香破枝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在球茎和有菌核的土壤中越冬和越夏。生长期由蚜虫传播,也可被剪花时使用的刀剪传染。 2.2 防治方法选用无毒植物作为繁殖材料。 及时清除病株。 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蚜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罗腾精800倍液,防治蚜虫,切断传播途径。 剪花时,刀剪要先加热消毒或用洗液清洗后再使用。 3 立枯病3.1 症状鉴别全株枯死,茎基部缠绕银耳条索或小油菜籽状茶褐色菌核,病部变褐腐烂。土表可见大量白色菌类和茶褐色菌类。病原体是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病原菌在病体遗留的土壤中以菌核或菌丝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丝产生菌丝初染。病株产生的丝状菌丝伸长与邻近植株或菌核接触,借水流再次侵染,使病害蔓延蔓延,在连作年份或季节或重土·低土时发病严重。 - 地势平坦,或高温高湿。 3.2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在病点及邻近植株上浇5%井冈霉素水剂1000-1600倍液,或用50%天安水剂500- 600倍液,90%迪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孔0.4-0.5L。 结合翻耕,每亩施石灰粉100-150公斤,使土壤微碱化,抑制白蚕的繁殖。 4 花叶病4.1 症状识别叶片出现花叶状斑纹和褪绿条纹,有时出现坏死斑,花瓣上形成黑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症状严重时,鳞茎不会长大,危害较大。病原体是黄瓜花叶病毒(CMV)。该病毒通过病株的汁液传播,蚜虫是传播媒介。 4.2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焚烧。 使用脱毒健康种球作为繁殖材料。 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蚜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罗腾精800倍液防治蚜虫。

5 褐斑病5.1 症状识别为害郁金香叶和花,引起叶和花梗腐烂。病变呈浅灰色,边缘呈褐色。幼苗受损通常会导致植物弯曲并最终死亡。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即分生孢子。鳞茎受害,全株矮化,茎基部和鳞茎外鳞腐烂,产生许多淡黑色或深褐色的菌核。病原体是郁金香种植区常见的Botrytis tulipa。雨季较重,空气湿度大,是该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条件。在腐烂的鳞茎和有菌丝·菌核的土壤中越冬。 5.2 防治方法定植前除去病鳞茎,用0.3%0.4%的硫酸铜或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分钟。 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病花,集中销毁。 一旦发现有病害症状的芽或花蕾,应立即摘除,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生长期开始时喷50%苯海拉明1000倍液或50%异丙嗪2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6 基腐病6.1 症状识别属于茎翅目镰刀菌属,主要为害鳞茎。生长期鳞茎破损,导致叶片发黄萎蔫,根系稀少,鳞茎基部出现水渍蓝灰色湿腐病。腐烂组织有酒糟的刺鼻气味,干后病斑呈灰白色·钙质。鳞茎贮藏期间主要表现为胶流,继而变为黄褐色·干腐。病原菌为Fusarium oxysporum tulipa,在易感鳞茎和土壤中越冬,产地温度高,贮藏期间通风不良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条件。 6.2 防治方法适当延期定植,提前挖球茎,尽量避开高温期,以免病菌为害。 健康种球和病种种球应分开存放在阴凉通风处(15以下)。 种植不宜过密。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摘除。 球茎挖出后48小时内,用50%本利特可湿性粉剂2000倍水溶液浸泡15-30分钟,晒干贮藏。 选择无病种球,实行3年轮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桂花的扦插与插后管理 下一篇:康乃馨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