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动物门·Stalkeyes 和Slugidae 门。
为害对象唐菖蒲·鸢尾·菊花·月季·一束红·海棠等花卉。
为害特征成虫或幼虫以种子芽·叶为食,被害叶片常呈孔洞或缺口状,被蛞蝓爬过的茎·叶·花留下白色粘液带。
形态特征:成虫体质柔软,深灰色或黄白色,体长30-60毫米。头部有2对触角,前对短,后对长。身背前部有披风,边缘卷起。
卵白色半透明,椭圆形,长约2毫米。鸡蛋外面有粘性物质把鸡蛋粘在一起。
幼体浅褐色,与成体相同。
发生规律1年2代。以成虫或幼虫在植物根部的潮湿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开始活动,阴雨连绵的天气是活动的高峰期。初夏交配卵产于隐蔽的潮土中,每处成串产卵数枚,产卵期15-20天。蛞蝓对光敏感,避热。白天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到清晨才出来觅食。阴雨潮湿或夜间有露水时更活跃。
防治措施A.改善苗圃卫生,清除周围杂草,减少蛞蝓喜居的潮湿场所。 B·在蛞蝓活跃期,仔细检查受害植株附近阴暗潮湿处,发现有蛞蝓立即杀死。 C·在破损严重的花坛周围撒上生石灰粉,防止蛞蝓为害。或傍晚在阴暗栖息地喷洒3%生石灰水或100倍氨水杀灭蛞蝓。 D在为害高峰期,在花朵周围堆放一些新鲜杂草或菜叶,喷适量90%敌百虫稀释液,诱杀蛞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