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冠病。花瓣顶端部分呈淡褐色,出现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继而在花瓣上扩大,花瓣开始枯萎,逐渐变成褐色而枯死。外花冠的开始发展到内花冠,导致腐烂的花瓣下垂。 Itersonilia perplexans Derx,又名Itersonilia perplexans Derx,属于一知半解的菌类真菌。真菌菌丝的部分细胞形成小柄,带有不对称的无色孢子,孢子散发旺盛,菌丝常形成锁状融合。寄生在病花或病花残体上的菌丝是该病害的传染源。该菌在5-25即可生长,最适宜的为20-25。重瓣大花易发病,多雨的秋季发病严重。 1·加强栽培管理:温室栽培时注意通风,降低室内湿度,增加磷·钾肥的施用,保证充足的氮素营养,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现病叶·病果,应及时摘除销毁或深埋。
2·化学防治(1)化学喷药:发病初期可喷洒下列药剂。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丙二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灭菌丹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抗病毒明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药液50-60公斤,7天喷一次,连喷4-5次。只要防治早,坚持按时防治,喷药周到细致,就能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2)试熏剂(适用于大棚·大棚):定植前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0平方米混合250克硫磺粉和500克木屑,用红煤球点燃,密封过夜。生长期每亩可用46%百菌清熏蒸剂250克进行晚间熏蒸。
(3)试施粉尘(适用于大棚·大棚):施用5%百菌清复方粉剂,每次每667平方米1千克,用风收5号或10号喷粉机喷施。
最好轮施,施药控制,七八天喷一次,日出前或日出后喷药,喷药后密闭棚室,使药效充分施于植株。见菊花黑斑。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