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感染锈病后,叶片变绿,表面出现黄褐色至红褐色的小病斑。病斑背面有成堆淡橙色至橙黄色的孢子。孢子可以反复感染草本宿主。生长期后期,病叶背面长出褐色柱状毛,即病原菌的冬孢子柱,散生或聚集。
病原体是一种真菌,CrOnartium flaccidnm。孢子椭圆形,光滑,黄色至淡黄褐色。病原体寄生在寄主上,木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牡丹·根茎。黑松·马尾松·黄山松等松科植物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物上,使草本植物受到感染。孢子可以反复感染草本宿主。冬孢子在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子孢子感染松树并在其上越冬。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容易发生疾病。
牡丹锈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圆柱锈病。这种真菌主要在松树上越冬。每年4-6月,锈菌侵染牡丹。该病在温暖·潮湿和多风的天气中发生严重。
防治牡丹锈病最根本的方法是在牡丹园附近不植松树,以切断病原菌的传染循环。若附近有松树,不宜砍伐,可喷药保护。要加强栽培管理,应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区栽植。 5月上旬发病初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粉心宁乳油4000倍液·97%地肟钠粉400倍液等等,10-15天喷一次,连喷两次。也可用15%芬欣宁800倍液喷洒。秋季不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