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庄稼上有黑穗病,竹子上也有。下面我们来看看竹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春季,【症状】病株芽萌发伸长时,或新梢投入叶片前,整个芽或新梢顶端稍膨大,叶鞘外部呈紫红色(与健康植株的芽或嫩梢明显不同),不久叶鞘开裂,露出黑色粉末。患病部分逐渐向下延伸,使整个新梢(或芽)被黑粉覆盖而死亡。该病一般发生在全株大部分春梢(芽)上,严重的竹林黄如火。患病植物的小枝在患病多年后丛生。发病初期,竹笋(嫩竹)外观失去光泽和鲜嫩,竹笋逐渐张开,末端露出黑粉并逐渐向下延伸,全株死亡。
竹子从下到上的侧枝大部分都是有病的,但少数病株的顶端侧枝不发病或某些侧枝的笋不一定都有病。在这些病株中,下侧枝(或小枝)的发病较为严重,向上逐渐减少。一般竹子的病害在每年的春梢发生,第二次萌发的新芽(6月以后)不发生,所以一年只发生一次。病株(或竹笋)常成群出现,多数竹鞭相连。鞭上笋或浅鞭容易感染。可见病菌可能是从幼笋或鞭梢侵入,然后菌丝会随着幼笋(或鞭梢)生长,成为全身性传染病。一般来说,老竹林的发病率高于新造竹林。
【防治措施】竹黑穗病的防治应在发病初期,黑穗病(厚垣孢子)飞走之前进行,病竹(笋)应随竹鞭一起拔除。造新竹林时避免在病竹林中取母竹。老竹林要结合抚育管理,每隔几年进行一次土壤压实,使竹林表土增厚,减少跳鞭和浅土鞭,既有利于竹林的生长,又能减少发病。
希望我们介绍的竹黑穗病防治方法可以帮助到喜欢养竹子的朋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竹子的知识,请关注热点农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