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13:43 作者:李先生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虫蛾。又称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很广,食性很杂,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那么,玉米螟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玉米螟?让我们来看看吧!
玉米螟虫的危害有哪些
一代幼虫只危害心叶,造成“花叶”。后来,当玉米发芽时,它们钻入雄穗进食。雄穗开花时,部分4-5龄幼虫钻入穗柄或雌穗的节位及附近的茎内取食·折断。控制后期心叶对减少螟虫危害至关重要。2代蛾的卵和幼虫在吐丝期前后的4 ~ 5龄时,可食入雌穗的茎·穗轴的茎和节附近的茎。受害玉米营养和水分传递受阻,长势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和籽粒品质,导致产量和产量降低。
如何防治玉米螟虫
心叶末期和吐丝高峰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有两种方法可以确定心叶的末端。一种是用手捏玉米角里的基部,可以感觉到雄芽的前端,但是从角里看不到雄芽的时候,就是心叶的末端。二是在喇叭口处拔出并解剖仍卷成筒状的叶片。如果剥下4-5片叶子,就会看到流苏,这是心叶的中期;剥下2 ~ 3片叶子后,雄穗就是心叶的末端。吐丝高峰期的确定方法是从吐丝开始,每2天调查一次。吐丝植株达到60%时,为吐丝高峰期。当心末嵌合株率达到10%时,应进行一般治疗,若低于10%,可酌情采取选择性治疗。如果心叶中期的花叶株率超过20%或累计卵量超过30个,则除了心叶末期的1个对照外,还应在心叶中期增加1个对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