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12:07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许多农民种植。然而,在许多地区的棉花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僵苗迟萌或不萌·缓苗期延长等现象,给棉花的优质高产带来很大损失。总结了棉苗僵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详情如下:
1.棉花顽苗症状
移栽后,棉株矮小且无新根,新叶生长缓慢,或不长出新叶,或根·茎发黑,叶老绿带病斑,无光泽;或全茎老红,叶片发黄,缺素症状。僵棉苗很细,造成棉苗生长停滞,缺苗断垄,蕾期推迟,造成减产。
2.棉花苗僵的原因。
2.1温度不稳定
棉花5-6月移栽,此时气温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温度高于25时,棉苗失水严重,根系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形成僵苗。棉花移栽后温度低于12时,棉苗受冻,茎·叶·根生长受阻,易形成僵苗。
2.2水不适合
当土壤水分过大时,会因抢种而人为破坏土壤结构,特别是油质土壤干燥后板结严重,土壤透气性差,影响根系,从而影响棉花生长,形成僵苗。或常见于低洼棉田或棉田低洼地带。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造成渍水,幼苗僵硬,导致根系发黑,叶片灰绿色,生长缓慢。土壤水分亏缺时,棉株中上部萎蔫,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叶片黄红,新根数量少,生长极慢,红茎比例大,形成小老苗。
2.3棉苗质量差
由于没有经过挑选的棉花种子,钵内土壤不肥,钵体过小,苗床管理不当,钵苗体弱多病,腿高,抗逆性差,棉苗质量不高,所以移栽成活率不高。据试验,壮苗定植后能快速成活,缓苗期短,每船约5 ~ 7天。而弱苗缓苗期一般超过10 ~ 15天。如果不及时搬动钵苗,棉苗生长过于旺盛,移栽时棉苗失水较多,棉苗生长过早,成为僵苗。
2.4因肥料损害导致的幼苗顽固
如果底肥施得太轻,肥料与棉花根系直接接触,会造成厚肥伤根;或施盆栽肥后不覆土或浇根水,造成肥害;或者在施了基肥的棉田里,棉苗刚种下不久就突然遭遇暴雨,造成肥害。一般基肥施入量越大,栽后降雨越早,雨量越大,肥害造成的僵苗越严重,表现为叶片暗红色,常伴有生理斑和根系细。
2.5移植质量差
整地质量差,移栽粗放,种植过深或过浅,封土不严,造成这样的僵苗,导致苗小而细,短而萎缩。
2.6顽固的病虫害苗
枯萎病·炭疽病·枯萎病·蓟马·棉蚜等病虫害常造成棉苗叶片缺孔或卷曲,叶片黄红,根系小,节间紧,苗短而硬。
2.7除草剂危害
首先,漂移风险。它对棉花中的2,4-滴丁酯很敏感,即使少量也会造成危害。在棉田附近,特别是迎风面,喷施2,4-滴丁酯常因药液漂移而引起药害。棉叶厚,深绿色,卷曲,鸡爪状或洋葱状,甚至停止生长。第二,当使用除草剂时,喷嘴没有配备保护套,或者除草剂s
按52500 ~ 60000盆/hm2,备足盆土,施50公斤腐熟有机肥或2.5公斤年前25公斤人粪尿饼肥,冬前深翻冬,熟化盆土,开春后翻耕耙土,疏松盆土结构。制盆前10 ~ 15天,每盆土施过磷酸钙2公斤·氯化钾1公斤·硫酸锌50克,拌匀;如果土质较重,加入适量的细砂。在制盆前一天,浇足水,使盆土湿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第二天,盆土用手揉成一团,落到齐胸高的地上。播种机选用直径5.5~6.0厘米,高7.0~8.0厘米的碗。碗体高度一致,完整,床面平整,相互靠近呈梅花状,放置碗时用薄膜覆盖,防止日晒雨淋。
3.3播期·密度和品种选择
麦后移栽的棉花品种,选择经国家或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认定)后适宜在湖北省麦后移栽的品种。根据麦后移栽棉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苗龄严格控制在30天以内。播种前,在钵内浇足水,每钵播一粒包衣棉种,盖上亮土,厚度约1.0~1.5厘米。播种前用盆体,播种后用土壤剂防治秧苗病害。适宜的移栽密度为37500 ~ 45000株/hm2,行距为90 ~ 100 cm。植物的间距取决于密度。
3.4湿脚温度和苗床高温促进幼苗整平。
苗床播种至棉苗叶片展平时,要利用塑料薄膜的保湿增温作用,形成温度较高的湿脚,促进均匀出苗。当80%以上的幼苗出苗时,应揭膜·通风·凉湿。晴天气温高于25时,已出苗的苗床应在10: 00前揭盖降温。对尚未出苗或尚未出苗的苗床,要在塑料薄膜上加遮阳罩降温,防止幼苗和芽被高温灼伤。待全部子叶展平后,每天将苗床两端揭膜通风降湿,晴天晒苗床1 ~ 2天,直至苗床表土变白,1/3苗茎变红。防止长苗在高温高湿下旺苗,并控温降湿稳苗。
3.5苗床移钵蹲壮秧
分别在棉苗出叶前和移栽前10天移盆两次。移盆除湿,断主根蹲苗,刺激侧根增殖,抑制旺长线苗地上部分,培育壮苗。盆是根据苗的大小摆放的。用空盆隔开苗距,每盆种两棵苗。加入土壤以填充花盆之间的空隙并覆盖花盆表面。视棉苗生长情况和盆内土壤湿度,可酌情喷洒水或1%尿素溶液,防止因缺水缺肥而形成僵苗。
3.6喷洒保健疫苗
棉花苗全齐后要注意苗病的防治。防治枯萎病,将药液喷洒在棉茎上;防治炭疽病,在子叶上喷洒药液;10天喷一次。
3.7合理施肥
移栽前5 ~ 7天,施0.5%尿素溶液和粪水,用农药和杀虫剂防治病虫害,移栽前1 ~ 2天浇足水。根据不同的移栽方式合理施肥,一种是免耕盘土移栽。小麦收获后用免耕土抢墒挖穴移栽,穴内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20 ~ 150kg/hm2,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活后,与水分结合
移栽前后,选择除草剂除草。出现药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是喷洒设备要专用,在无风天气喷洒,喷头要有防护罩,避免药液喷到棉花上。第二,不要随意加大剂量。三是及时打掉变形的枝叶。如果危害严重,可以打它们,用下部2 ~ 5片叶子和树枝。第四,喷施1-2次赤霉素溶液,减轻药害。第五,喷施1% ~ 5%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450 ~ 750 kg/hm2。
3.10对症下药
对病虫害造成的僵苗,可施尿素45 ~ 75 kg/hm2,叶面喷施0.2% ~ 0.3%磷酸二氢钾溶液2 ~ 3次,促进棉苗恢复,早长快长。
关注耕种帮了解更多。关注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