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11:51 作者:李先生
很多大棚种植户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会遇到病虫害。很多农民为了让大棚蔬菜稳产高产,必然会使用多种农药,那么如何选择农药以及喷洒农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介绍温室如何选择农药。
棚室如何选用农药
第一,科学合理用药,延缓耐药性。
1.避免长期单一用药,选择新品种农药。
单一用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降低控制效果。新品种(本棚不常使用)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2·掌握合适的用量和药液浓度。
一般来说,农药浓度越高,药效越好。但过高的农药浓度会造成农药残留,导致药物损伤,增加细菌的抗药性。药液的多次配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3.控制施药次数,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
施药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药害。一般化学药剂的有效期是7-10天,所以间隔时间应该是7-10天。大棚蔬菜施药次数每月2-3次,不超过4次。
二·抓住防病的关键时期,做到及早预防
1.关键时期是苗期。育苗时,秧苗小,抗病能力弱,易受病菌感染。百菌清·代森锰锌等保护剂要喷一次,保证幼苗不受病菌感染。
2.第二个关键期是栽后延苗。延迟出苗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容易发生病害。应进行保护性喷洒,在植物周围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感染。
3.第三个关键期是幼果期。开花后,当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时,叶片营养差,易发病,应及时喷施进行防治。
4.第四个关键期是收获高峰期。在收获高峰期,植物吸收的养分有一半以上被果实带走,植物的抗病能力明显减弱。同时浇水次数增多,棚内湿度大,容易生病。所以在浇水前,一定要喷好预防用的药,同时要进行田间检查,如果发现中央病株,要立即用药。
三·提高喷药技术,保证用药质量
1·喷涂。喷药时要做到不漏·不重喷·不漏线·不漏树。从植物底部的叶子开始喷,两边均匀喷。
2.重点喷。重点喷洒中心植株周围的感病部位,重点喷洒植株中上部叶片的感病部位。
3.确定喷洒时间。一般在光照强·温度高时,作物的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较强,茎叶表面的气孔开放,有利于化学物质的进入。另外,药液在湿度大的叶片表面干燥速度慢,化学物质容易吸收,增强了药效。但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光解或药害,中午前后不宜喷药。实际使用时,施药时间为晴天早晨温度20-25,湿度70-75%时的喷洒效果。
四·掌握科学防病,注意用药四原则
第一,及时用药。农药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施用,尤其是在棚内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施用,不要在雨天或高温时施用,以防棚内温度过高而降低药效。同时,高温时不要用硫磺制剂防治瓜菜病害,以免药害。
二是轮换用药。不同种类·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应交替使用。比如辛硫磷属于有机磷农药,溴虫腈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注意交替使用,我们可以避免或减少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