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罗汉果病虫害的种类 罗汉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024-04-25 19:54 作者:李先生  

罗汉果,多年生藤本水果,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因此吸引了很多农民来种植。然而,在种植过程中,农民经常遇到各种病虫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种植效益。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罗汉果的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病害种类

(1)线虫病:罗汉果感染根结线虫后,须根上形成大小不一的结节,呈念珠状,而块茎上则形成结节状突起,起初黄色光滑,后逐渐变成褐色。植株受害后,叶片发绿卷曲,生长发育延迟。轻者影响开花结果,重者烂根,全株死亡。该病在低凹地·茶山地和耕地的沙土上发生严重,是一种土壤病害。

(2)菌核病:菌核病又称烂薯病。感染核盘菌时,病薯皮上出现白斑,产生毛状菌丝体。当患病的马铃薯被切开时,可以看到腐烂的褐色斑块。植株受害后,植株黄叶自下而上明显增多,植株生长缓慢,绿叶减少,少枝或无枝,芽尖变暗。严重时芽尖变黑,停止生长,整株死亡。

(3)白粉病: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和幼茎。初期为白霉病,严重时覆盖全叶或茎,呈白色粉末,患叶和茎枯萎卷曲。

(4)芽枯病: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疾病。该病多发于6月中下旬。发病时,植物幼叶通常变黄,顶芽死亡,死亡前呈棕红色,易碎,易折断。死后呈褐色至深褐色,直立或弯下。发病后腋芽生长很快,但新腋芽很快死亡,同一植株上可反复发病。严重时罗汉果幼苗自上而下全部死亡,发病早·发病重的植株一般不能开花结果。起病晚·轻的能开花结果,但果梗枯死,果实过早变黄。切开病株的块茎,可以观察到内部组织的褐变。

(5)疱叶丛枝病:是一种由拟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地上植物病害。植物新感染的嫩枝先上来,腋芽早长成丛枝。大部分叶片变形,呈锯齿状或线形,叶脉不均匀缩短。叶肉鼓起成水泡,叶缘向后卷,叶肉又肥又硬,变绿成斑驳的枝条,最后变黄。

(6)花叶病毒病:该病主要通过棉蚜与汁液摩擦传播。染病植株叶片呈绿色·斑驳·畸形·水泡状,苗期生长弱而缓慢。被侵染的植株一年中能正常开花结果,但果实小,品质低,产量低。第二年以后就很难正常生长,开花结果。

2·虫害种类

危害罗汉果的害虫有蟋蟀(危害幼苗)·螨类(危害叶片和芽)·蠓(危害嫩枝)·象甲(危害茎蔓)·果蝇(危害果实)·金龟子·蚜虫·叶蝉·黄寿瓜和松墨天牛。

3·防治

(1)防治原则: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A·因地制宜选择无病(耐)的优良单株。

B.实行轮作,加强农村清洁,减少病虫害数量。

C.科学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

2)物理防治:采用频振杀虫灯和黄板·诱捕器诱杀各种害虫

(2)白绢病:必须预防为主,一旦感染,难度较大。尤其重要的是加强排水和中耕除草,防止板结,特别是雨后松土,以利于土壤通风,减少土壤表层和内部的温差;结合6-8月晒土豆,在土豆和茎叶上喷药,可减少病害入侵。

(3)白粉病: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中后期注意通风透光,不偏施氮肥,合理搭配N·P·K。发病初期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4)泡叶丛枝病:种植脱毒组培苗;施用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性;用化学药品消灭棉蚜,防止昆虫传播;及时处理植物病害,集中焚烧,防止病菌传播。

(5)花叶病毒病:定期喷洒杀虫剂,防止蚜虫等虫害;防止手交叉感染;在叶片上喷洒抗病毒剂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每5-7天喷洒一次;果园里不能种植其他瓜类植物,以免携带病源。

(6)螨类防治:果园发现螨类危害叶片和芽时,采取杀螨防治和生物防治。多种农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使用含阿维菌素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7)蠓螫伤防治:果园发现蠓螫伤时,在螫伤较多时,应喷洒药物,在螫伤较少时人工捕捉。

(8)实蝇防治:捡拾落果,去除蛆果,集中处理,杀死幼虫;成虫8-9月盛花期,果棚内悬挂诱捕器或驱避剂。引诱剂由敌百虫和白糖制成,将带有甜甜香味的毒药浸泡在黄色布球中,在棚内悬挂几个黄色布球,引诱并杀死成虫。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辣椒脐腐病的危害 辣椒脐腐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大豆菌核病农药防治新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