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18:08 作者:李先生
玉米田除草有很好的除草效果。
一·除草剂产生的原因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除草剂生产企业采取了“降低售价,广告轰炸”的手段,大大增加了成本。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一些厂商采取了减少容量和内容的手段来降低成本。比如以前用一瓶500克的除草剂,3亩地一瓶除草剂效果很好;现在大多是300克一瓶,有效含量降低,也就是一瓶打2亩地,有效剂量明显不足。
第二,气候原因
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用药期间高温干旱。播种后降雨少,干旱高温直接影响玉米的使用效果。即使给地块浇水,药水也会挥发很快,影响效果(1998年比较典型)。第二,用药期间降雨太多。除草剂施用后,突然的大雨或持续的降雨会破坏药液的封闭层,造成药液的流失,导致杂草的幼芽和根系无法吸收药物的致死剂量,除草效果不佳。三是中后期降雨过多。杂草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不同,发芽的时间也不同。同时,封土除草剂的有效期为45~60天,如果中后期降雨量过多,自然会出现“前期无草,后期满地草”的情况(2003年比较典型)。
第三,用药不当
第一,田里地膜太多,用水量太少。机械收割的小麦留茬高,地里的麦秆和谷壳太多,拦截不了除草剂,大大减少了药液与地表的接触面积。很多农民每亩水用1~2个喷雾器,喷洒不均匀直接影响除草效果。第二,服药时间晚。有些地块已经“长满了草”或“长满了大草”(主要是马唐·野黍等。).然而,闭土除草剂对超过3片叶的单子叶杂草无效。
四。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的实践经验是:不要相信广告,选择厂家高·信誉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的除草剂,如48%中电草坝(中电集团)·50%新宇心房(宣化)·48%丁铵·42%氰乙等。对于田间地膜较多的地块,笔者总结出“双增一混”的方法,效果显著。“双增”即增加用水量(每亩药液2~3个喷雾机),增加用量30%~50%(抵消大田地膜中除草剂的截留和挥发)。“一混”是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避免除草剂过量对玉米或下茬小麦造成药害的可能。使用两种不同品牌的除草剂,如48%点草霸(B A) 40%异丙托品·50%新宇(B A) 42%氰草津-B或48%丁草胺等。(注:选用两个品牌的除草剂。这种方法比只使用一种除草剂增加30%~50%的用量要好得多。此外,对于田间有大草的地块,在喷洒前(玉米播种后和幼苗前),使用600-800克10%草甘膦(内吸性除草剂)杀死大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