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01:20 作者:李先生
农药包括农业和生物微生物农药。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微生物农药无疑将是未来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但很多养殖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跟着感觉走,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达不到防治效果。那么微生物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微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合适的温度。有些农户在施用微生物活菌农药时不注意环境因素,不选择适宜的温度条件。他们在气温过高或过低时施用,甚至在冬季和早春的寒冷天气条件下施用,结果也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因为,微生物农药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温度过高或过低效果都不显著。实验表明,在25 ~ 30喷洒的微生物农药比在10 ~ 15喷洒的防治效果高1 ~ 2倍。
2.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使用。比如晴天上午10:00-下午4: 00在高温干燥天气施用,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不够。比如球孢白僵菌,作为杀虫剂,制剂中主要含有活的球孢白僵菌孢子。施用后,通过与昆虫体直接接触或被食物上的害虫吃进消化道,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在昆虫体内萌发和繁殖,导致害虫缓慢死亡。死亡蠕虫上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通过接触或借助气流传播给其他健康蠕虫,从而引起流行,造成大量个体死亡。球孢白僵菌落入土壤后,仍能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再感染虫体,继续发挥杀虫作用,后效明显。因此,微生物农药应在阴天·雨后或湿度大的早晨施用。
3.涂抹时避免阳光照射。如果不避开高温,在阳光强烈的中午涂抹,很容易造成药效降低。大部分微生物活农药都怕强烈的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孢子有致命的杀伤作用,紫外线的辐射也会使伴孢晶体变形,降低其效力。因此,微生物农药应在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或阴天使用。
4.避免在雨天使用。孢子状的微生物农药怕被大雨冲走,因为喷出来的菌液会被大雨冲走。但喷洒后(5 ~ 6小时后)下小雨,不仅药效会降低,还会提高防治效果,因为小雨对孢子萌发大有好处,会加速害虫一旦误食死亡。所以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确定施药时间,避免在雨天或施药后被暴雨冲刷。
5.避免与化学杀虫剂混合。比如黑木耳,作为杀虫剂,其药效是通过黑木耳活孢子的作用来实现的。施用活孢子后,蚜虫被感染致死,蚜虫可持续感染,导致大量种群死亡。如果和化学农药混在一起,生命体会被杀死,自然失去杀虫效果。
6.避免与酸性或碱性物质混合。大多数微生物农药在接触酸性或碱性物质时,其生物活性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降低防治效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