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20:22 作者:李先生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今天,我们来谈谈水稻恶苗病的危害特点和防治措施。有兴趣的话,来看看吧!
水稻恶苗病危害特征
苗期:的病苗比健苗细高,根系发育不良,叶鞘细长,全株黄绿色,分蘖少或无,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亡。死苗上有红色或白色的霉斑。本田的病株表现为拔节早,节间长,茎细而高,分蘖少,节弯曲呈褐色,有不定根,剖开病茎,内部有白色丝状菌丝。
在成株期:,一般在移植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症状相似。病株分蘖少或无,节间明显拉长。下部茎节上有许多倒置的不定根。抽穗后,病株的旗叶张开角度大于正常株。重症死于孕穗期,轻症往往抽穗早,穗短粒不实。
在初次侵染:,侵染种子被浸泡污染无病种子,形成第一次侵染;
第一高峰:播种后7-10天左右出现症状,20天左右苗期出现发病高峰,病株死亡;
第二个高峰:早发会早死,晚发会导致抽穗,但结实率低。抽穗后也可发病,数量少,但可形成病种。
水稻恶苗病防治对策
1·药剂浸种
用25%咪鲜胺3000-4000倍液浸种,然后用清水冲洗种子,加速发芽。或者用4000倍10%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浸泡种子。浸种时,加入适量的油菜素内酯能促进发芽和生根,幼苗会苗壮。浸泡液应覆盖种子约10厘米。浸泡时间视温度而定,水温11-12,浸泡时间6-7天。浸种时要经常翻动种子,防止因缺氧而脱胶。泡过籽的标志是稻壳颜色较深,米粒半透明,容易被切下,用手磨成粉。
2·种子包衣
它可以涂上2.5%的二噁英。干种衣剂·浸种·浸种·包衣·催芽·催芽·包衣三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采用。
水稻移栽本田后,如发现病株,可用3%的青霉甲700倍液喷洒(有一定效果)。无论苗床还是本田,都要及时拔除恶苗病的病株,防止茎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扩散,侵入米粒,成为次年的传染源。为了恶苗病!预防是关键!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