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赤霉病防治用药次数 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

2024-04-23 16:00 作者:李先生  

小麦赤霉病是近年来小麦生长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小麦赤霉病频繁发生。该病一方面造成穗枯,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限制了食用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不能收购。那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主要原则是什么呢?怎么吃药?

小麦赤霉病防治六大原则

1·准确判断,莫靠经验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细菌数量·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开花期的降雨天数·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关。

如果在小麦抽穗开花期,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连续3天以上,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连续降雨三天,降雨量12毫米以上,对赤霉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非常有利。

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的密集度·封闭的田间和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也可能引起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此,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不能凭经验做事,必须正确判断发病原因,才能彻底防治小麦赤霉病。

2·把握时机,不要错过用药期

根据多年防治实践,应在小麦充分抽穗至5%开花时开始喷洒。

防控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情况:

抽穗期气温高时,小麦会边抽穗边开花,齐穗期可喷施。

抽穗期气温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开花,宜在小麦初花期喷施。

抽穗期连续阴雨天气,赤霉病易发生时,宜早不宜迟。不要等到晴天或者开花的时候再喷,在下雨的间隔时间多喷几次,进行防治。(4)如果喷洒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农药,可提前至抽穗期进行防治。

3·选准药剂,轮换用药减缓抗药性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有几十种。选择应遵循科学原则,注意杀菌剂抗性和作用机制的互补性。注意正确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混合或交替用药,确保所用药物具有全身吸收·保护和根除的多重作用,防止疾病传播。

应优先选用氰基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及其复配制剂,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江淮等禾谷镰孢菌已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地区,必须慎用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可以用戊唑醇咪鲜胺代替。

同时,尽量选择耐雨水冲刷的超细粉·悬浮剂等剂型;注意交替使用药物,第二次防治应使用与第一次防治作用机制不同的不同种类的药物,以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毒素污染。

4·喷准部位,掌握合理的喷雾量,喷药要把握穗部的位置及喷雾量

推荐自走式宽幅喷雾机·无人机·热烟雾机·机动烟雾机·电动喷雾器等喷雾机。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担架式喷雾器。尽可能使用小孔径喷嘴喷雾,并添加相应的功能性添加剂,以保证液滴大小合适,药液分布性能均匀。电动雾化器的出液量应控制在2/3以内;热雾机的防治应与稳定剂相结合;特别是多旋翼无人机,要加沉降剂。

喷的量要合理。水量过少,难以将药物充分混合和喷洒,不利于药物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亩产用量的前提下,亩产水量要在45-60升之间,如果能在配药时加入展着剂,效果会更好。

5·加强防控,掌握用药次数

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多变化,根据菌量·天气情况·化学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确定防治次数。如果病情较轻,可以喷药

6·把握重点,坚持一喷多效

用药次数也会影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虽然用药次数没有标准,用药次数也不固定,但需要综合考虑细菌量·发病率·用药的防治效果等因素。要对往年发病严重的地块进行两次防治,同时注意雨后补喷,对第二次用药效果不好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第二次用药后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用药可以更好的控制。

关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物数量,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六大原则,以及农资方面的问题,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在此提醒广大麦农,切不可对赤霉病掉以轻心。必须了解疮痂病的发病特点,掌握发病规律,抓住防治期,选择正确的防治药物,正确应用,才能把疾病损失降到最低。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朱砂根有哪些常见病虫害,朱砂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下一篇:南瓜花叶病如何防治 南瓜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