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19:35 作者:李先生
氮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知识;
一.作用机制
氮酮的渗透作用是通过影响生物体的角质层来促进有效成分进入生物体。随着活性组织表面细胞间的间隙增大,防御能力下降,有效性可以迅速通过表皮进入体内,到达靶位,使其有效。
1.对害虫的作用机理:害虫多为昆虫,害虫表面有一层脂质保护层或硬壳保护层。大多数杀虫剂不完全具备触杀·投毒·熏蒸等作用机制。而且各有侧重。在触杀或胃毒农药中加入氮酮,首先会与昆虫体表相容·浸润,形成均匀的药膜,破坏昆虫体表结构,降低其表皮防御能力,促使农药进入昆虫体内,在短时间内顺利到达作用部位。如果是胃毒杀虫剂,会破坏害虫的胃壁,很快杀死它们。
2.植物病害的作用机理:各种作物病害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无论是触杀剂还是内吸剂,都需要在有效浓度的基础上有一个接触和渗透的过程。因为农药的性质,单位时间内可以进入植物体或进入病害是肯定的。要提高杀伤性能和速度,就要加大药量。添加氮酮可以快速穿透细胞壁,杀灭病害,保护植物。
3.对杂草的作用机理:各种植物的叶片上都有蜡质层,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有害杂草尤其是坏杂草的蜡层又密又厚,各种除草剂都要和杂草接触,要穿过蜡层才能发挥作用。添加氮酮的除草剂可以喷洒在杂草表面,破坏其蜡层,促使除草剂快速发挥杀草作用。
二·氮酮在农药中的应用特点
1.该制剂性能良好。其特点是润湿性·膨胀性和渗透性强,低毒·高效·性能稳定。例如,将8%灭多威与4%氰戊菊酯和添加剂混合,按制剂重量加入1.8%氮酮,制成12%高渗增效氰戊菊酯乳剂。经测定,该制剂渗透力小于20秒,共毒系数为480,毒性比不加氮酮的制剂高4倍。制剂均匀无沉淀。
2.提高药效,节省农药用量,减少施药次数,提高农药利用率,避免浪费,大大降低施药综合成本。例如,以乐果中加入氮酮防治小麦蚜虫为例,实验证明,40%乐果25ml每亩加入氮酮防治效果超过96.7%,相当于每亩使用40%乐果100ml防治效果超过99.8%。药效提高4倍,用药量减少75%,用药直接费用降低70%左右。因此,在农药中推广氮酮可以有效遏制农药生产规模的扩大,减少生产污染,节约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和资金。使用方便,减少环境污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