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07:57 作者:李先生
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小麦的病虫害有哪些呢?如何预防?你知道多少?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小麦病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案,供大家参考。
小麦病虫害都有哪些
1·小麦赤霉病
从幼苗到抽穗,幼苗都会受害,主要引起幼苗枯萎·茎基腐病·茎腐病和穗腐病,其中穗腐病最为严重。
幼苗腐烂:是由于种子被细菌或土壤中的病残体感染而引起的。首先,芽变成褐色,然后根冠腐烂。轻者感染黄瘿,重者死亡。
穗腐病:小麦开花时,颖片上首先出现浸水的淡褐色斑点,然后扩展到整个小穗,小穗发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的胶状霉菌层,后期在其上产生致密的黑色小颗粒;用手摸,感觉凸出,纹路干燥有白色到粉红色的霉变层。
茎腐病:幼苗从出土到成熟可发生,小麦植株基部组织受损伤后变成褐色并腐烂,直至全株死亡。
茎腐病:多发生在穗下第1·2节,叶鞘上先出现水渍绿点,后蔓延成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斑点或伸入茎内;严重时造成患病部位上方发黄,有时无法出头或拉出黄耳;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的霉层。
2·小麦霜霉病
通常零星发生在低洼地或水渠旁。
苗期染病:病苗矮小,分蘖稍增,叶片淡绿色或稍有条纹。
绿拔节后侵染:叶片变淡,有黄白条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以致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鞘中拱出,弯曲成畸形的前导穗。病茎粗壮,覆盖一层霜状霉斑。
3·小麦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
叶鞘侵染:小麦植株基部叶鞘先发病,原发褐色病斑,产生1-2厘米长的椭圆形斑点,边缘暗褐色,中间呈灰褐色,随后沿叶脉纵向延伸,形成条状褐色斑点,导致发病部位以上叶片变黄死亡。
叶片感染: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后期患病部位连在一起,导致叶片早期枯萎。上述病变部位均有小黑点,即致病菌的无菌核。
茎感染:产生纺锤形褐色斑点。
4·小麦根腐病
可引起全生育期病害,苗期根腐病,成长期叶斑病·穗腐病或黑胚病。
细菌严重的种子不能发芽,轻的可以发芽,但幼芽离开种皮后就死在土里了。有些能发芽出苗,但长势弱。幼苗染病后,芽鞘上出现褐色至棕黑色的纺锤状斑点,边缘清晰,中间略有褪色。播撒后种子的根·根茎·分蘖节·茎基部呈褐色,病组织逐渐死亡,上部长出黑霉。最后烂根,麦苗平摊在地上,下面的叶子渐渐变黄枯死。
成虫期感病叶片上出现纺锤形的小褐斑,然后扩展成长方形或不规则的浅褐色斑点。灰黑色霉菌在斑两侧生长,斑融合成大斑死亡,全叶死亡严重。叶鞘感染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相连的叶片枯萎死亡。小穗上出现褐色斑点和白色穗。
5·小麦黄矮病
主要表现为叶片变黄,植株矮化。叶子的典型症状是新叶逐渐从叶尖向叶基蔓延,变黄。变黄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部长时间保持绿色。有时会出现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色条纹。
6·小麦丛矮病
感染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色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小,显示
冬前无症状的植株和早春感病的植株相继出现返青和拔节期症状,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有症状的相比,叶片深绿色,茎稍粗。拔节后,只有感病植株上部叶片出现条纹,可抽穗的籽粒较细。
7·小麦黑颖病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叶鞘·穗·颖和芒。
耳朵感染:耳朵上的患病部位呈褐色至黑色条纹状,许多病斑融合在一起后颖片变黑发亮。颖壳感染引起的种子感染。患病的种子枯萎或不饱满。轻度病害的种子颜色变深。
叶部感染:起初表现为带有水渍的小斑点,逐渐沿叶脉上下扩展成黄褐色条纹状斑点。
穗和茎感染:产生黑色和褐色条纹状斑点。湿度大时,上述患病部位产生黄色细菌脓。
小麦病虫害怎么进行防治
1·小麦赤霉病
选择抗性品种;深耕;追肥不能太晚。过迟追肥容易导致返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造成无效分蘖,加重疫情。
种子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克与100公斤种子湿混,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克与50公斤小麦种子混合。
在小麦初花期和发病初期,使用以下化学药剂:多菌灵;在水上喷洒烯唑醇或丙环唑。
2·小麦霜霉病
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病害严重的地区或田地应与非粮作物轮作一年以上;完善排灌系统,禁止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细菌的积累。
种子处理:播种前,每50公斤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和水3公斤拌种,然后晾干播种。
必要时,播种出苗后,喷施以下化学药剂:硫酸铜;甲霜灵?锰和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或霜霉威。
3·小麦炭疽病
精选抗病小麦品种;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翻深。
在病害严重的地区或地块喷洒咪鲜胺锰盐;苯菌灵,或称多菌灵,每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小麦根腐病
选择抗根腐病的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减少病源;轮作·适时早播·浅播;种植无黑胚的种子;合理肥水管理和施用腐熟有机肥。
种子处理:15%多菌灵?214-300g/100kg种衣剂,还是140-200g/100kg种衣剂加2.5%咯菌腈或50%三唑酮?美爽悬浮种衣剂100-125克/100公斤种子。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不同菌脉;三唑酮·丙环唑·水喷雾。开花期,将丙烷甲砜霉素均匀喷洒在水面上。抽穗期可用水喷丙环唑·三唑酮1-2次。
5·小麦黄矮病
选择抗病·高产品种;适时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对于病田,增加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种子处理:用占种子重量0.3%的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48%毒死蜱乳油拌种,既能处理地下害虫,又能处理小麦叶螨。
6·小麦丛矮病
(1)选择抗病品种并及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消除杂草和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种;麦田冬季灌溉保苗,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种,精耕细作,消除灰飞虱生存环境,降低毒源和虫源。
出苗后喷洒保护,包括田间杂草,可减少虫源。可以使用氧化乐果·马拉硫磷或噻嗪酮。在小麦复壮旺期,有必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减少虫源。
7·小麦黑颖病
(1) esta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