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是许多农作物的常见害虫。臭盲蝽的绿盲发生率由南向北递减,由于种类和地域的差异,每年可发生3 ~ 7代。在大部分地区,绿盲蝽以卵在苜蓿·野豌豆和蒿属植物茎内越冬,少数地区以成虫在杂草·胡萝卜·蚕豆·树皮裂缝·落叶和藜科杂草内越冬。绿蠓在山东一年发生5代。卵在苹果·葡萄等果树和各种木本植物枝条上的叶芽·花芽鳞片中越冬。次年4月下旬是若虫孵化高峰期。孵化后,越冬若虫集中在新梢顶端,危害尚未展开的嫩叶。若虫活泼好动,一个若虫可以危害很多新芽。大多数情况下,当你发现新芽受损时,虫子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新芽上了。由于绿盲蝽主要危害未展开的幼叶和幼花头,且危害转移频繁,仅田间少数虫体就会造成较大危害。防治方法如下:
1.适当保留地面上的阔叶杂草,供孵化的若虫取食,以减少树木的受害程度。
2.其次,在若虫开始为害后(花脱落后),要喷洒一次杀虫剂进行防治。可使用各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3%吡虫啉乳油1500倍。喷洒时,不仅要均匀喷洒整个树体,还要喷洒根部和颈部周围的地面。
3.9月份彻底中和园内的藜·反枝苋等寄主杂草,减少上代的发生。从而减少在果树上产卵的数量。
绿盲蝽的危害一般发生在果园,造成叶片破损,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该虫,挽回经济损失,对上述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果农起到有益的防治作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