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09:09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小麦种植中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小麦的持续死亡是制约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病害。那么,小麦连续死亡怎么办?小麦连续死亡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小麦连续死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小麦在灌浆期田间发生连续死亡,且发生面积越来越大,造成产量损失。经专家鉴定,这是小麦全蚀病的危害所致。
全蚀病主要特点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基部。小麦出苗后,全蚀菌通过根系侵染。起初,这种植物的症状并不明显。小麦拔节时,地下茎逐渐变黑,根部开始腐烂。抽穗后,小麦根系迅速腐烂死亡,导致两三天后全株枯黄。病害较轻时,斑块在田间死亡,危害严重时,造成田间大面积死亡。
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通过土壤·种子和秸秆传播。该病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主要在苗期侵入。所以预防要从苗期开始。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化学物质拌种。
播种前,可用12.5%硅丙噻嗪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等处理种子。按照133,360,200-300的比例。拌种后可将种子阴干,然后播种,可有效防止全蚀病的发生。效果非常突出。
此外,茎基腐病·纹枯病·黑星病等通过土壤或种子传播的病害发生严重。在种子处理上,推荐使用6%戊唑醇7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种衣,或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进行拌种,做到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一包多防”·“一混多效”。化学药剂拌种的操作规程是:先混农药,后浸种晾干,再混药;先混乳液,吸干后再混粉末。拌种应随拌随用,不宜长时间保存。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