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08:40 作者:李先生
随着芸豆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野螟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调查,菜豆主产区的豆螟为害率在20%左右,最高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菜豆的产量和商品率。为此,我们对菜豆螟的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做了深入介绍,供大家参考。
1.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幼虫主要吃豆荚·花蕾和种子,造成凋落物和空豆荚。3龄幼虫也能转荚为害,虫洞大,有排泄物堆积,有丝分泌,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综合防控措施
抓好6-9月重点防控,特别是7-8月高温高湿季节,加强防控力度,提高防控效果。
2.1农业控制措施
选择早熟高产品种,减少成虫产卵和幼虫为害;注意轮作,及时翻耕整地,除草松土,消除越冬虫源;花和豆荚及时落在田间,损坏的卷叶和豆荚被清除,减少虫源。
2.2物理控制
在集中豆田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悬挂黄色粘虫(纸)诱杀成虫,减少虫源。
2.3生物控制
在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大时,每667 m2用白僵菌粉0.5 kg,细土5 kg。产卵期释放寄生蜂的效果也很好。
2.4化学控制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合理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可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印楝素·蛇床子素·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合理选用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化学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化学防治以控花为主,初花期喷一次,盛花期第二次施药,间隔7-8天。喷洒时间在9: 00之前。豆花盛开时,关键喷洒部位是植物芽和地花。
2.5掌握正确施药方法,严格遵守施药间隔期。
不要随意增加化学药品的浓度,注意不同化学药品的交替使用。农药应均匀喷洒在花蕾·花荚·叶背·叶面和茎上,重点是花蕾和花荚。喷洒量以湿润和滴落为准。豆角生长期长,开花的同时收获。所以要先收获后施药,禁止在收获前7天施药。
关注耕种帮了解更多植保技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