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五改防治小麦全蚀病

2024-04-21 04:30 作者:李先生  

防治小麦全蚀病,应坚持五项改革。

1.变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菌在小麦根和茎基部15cm以下的位置侵染。高茬收割能有效控制种子间残留物带菌。收割后,麦茬及时在田间进行集中处理;

2.变常温堆肥为高温发酵堆肥。由于常温堆肥无法杀灭病菌,大量病菌被带入田间,影响面积扩大。而高温发酵处理的粪便细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法:在“暑”前后,将麦麸和水混合均匀,堆在平地上,高2-3m,长宽不限,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1-2天后,堆置温度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包做基肥。堆放时,周围发酵温度低于40且堆底半尺的麦麸会被剥离,重新堆放。

3.当在麦田中收获和脱粒患病小麦和未患病小麦时,大量的患病碎屑被夹带在种子之间。但正规制种部门生产的良种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没有杂质,防止病菌传播。

4.浅耕改深耕的实践证明,深耕50~60cm可降低小麦全蚀白穗率80%以上。深耕后要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变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配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控制病害的重要措施。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除草剂药害避免有方法 下一篇:葡萄球菌病要及时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