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04:20 作者:李先生
小雪蛾的特性和农药防治方法如下:
小雪蛾(Spilosomaurticae)属于鳞翅目·鳞翅目。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北缘靠近北部边境,南至浙江·贵州,东临大海,西睡新疆。它从甘肃折进四川,止于盆地的西缘。在河北有大发生记录。
【有害症状】
幼虫为害玉米·小麦·谷子·花生·棉花等作物的叶片,尤其是套种玉米苗。刚孵化的幼虫以叶肉为食,离开表皮和叶脉。三龄后,它们吃树叶。5龄后进入暴食期,可以把玉米叶全部吃光。幼虫将叶子吃进槽口或洞里,严重时只留下叶脉。
[形态特征]
成年白人;雌成虫体长14-14—1毫米,翼展39-44毫米,雄蛾稍小。触角是黑色的;前翅是白色的;中肩角·内外横线·亚端线处有黑点;白色的后翅;腹面白色,腹背黄色,腹背中央有7个黑点,侧面有5个黑点,黑点数量在个体间差异很大。胸前有一条黑带,腿关节以上为黄色。卵状,初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幼虫黄褐色,4龄后变为暗褐色。末龄幼虫全身长满深灰色长毛,头部为黑色。蛹呈椭圆形,表面粗糙呈黑褐色,刻点密集而细小,化蛹时形成薄茧。
【发生规律】河北·山东两省一年三代。后期幼虫爬到田野·路边岩石或枯枝杂草上,结薄茧,化蛹过冬。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它们喜欢白天栖息在植物中间叶子的背面,晚上飞出来。初孵幼虫只吃叶肉,3龄后将叶片吃成凹口或洞。4-6龄时进入暴食阶段,食物匮乏时互相残杀。幼虫上午也栖息在叶背或土块·枯枝落叶下,下午开始取食,傍晚繁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重·酸性土壤重的田地;多年连作地,土壤不能深耕,耕层较浅,缺少有机肥;过密栽培和过量使用氮肥导致植株间通风透光严重不良。
[预防和控制方法]
农业防治:适当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可降低产卵量和幼虫密度。在套种玉米的地区,应晚播,尽量避开该虫的发生和危害高峰期。化学防治:当100株玉米苗有5只虫或叶面积受害50%以上,受害株达4%时,应立即进行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ml/亩,15kg细干土加水混合,晚上撒毒土,或者晚上喷药,效果也很好。
必要时可喷洒以下药剂:
48%毒死蜱乳油100倍;
90%结晶敌百虫1000-2000倍溶液;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40%乙酰甲胺磷乳剂1000倍溶液;
2.5%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