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1 02:16 作者:李先生
菊花植物优雅美丽,很有魅力,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核盘菌是怎么回事呢?先满足大家的好奇心,介绍一下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菊花菌核病怎么回事之危害症状
初始茎的中下部出现水渍斑,然后变成灰白色;在潮湿条件下,患病部位软烂,表面出现白色霉层。后期病茎皮层发霉成有丝分裂状,内部有鼠粪样黑色菌核,有时茎表面也产生菌核。
菊花菌核病怎么回事之病原菌形态特征
致病性子囊菌产生的菌核呈椭圆形,不规则,先呈白色,后外表呈黑色,大小为2 ~ 5xl ~ 3 (mm)。在PDA上,菌群是白色的·毡状的,菌丝扁平·粗糙,生长迅速。
菌丝呈五色,有分枝,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或其分支顶端不规则地丛生着一些小瓶梗,顶端密集分布着五色单细胞的微小分生孢子,大小仅为1.5 ~ 3 l-2(微米),逐渐形成不规则的菌核,开始时为白色,一周后外层为黑色。
菊花菌核病怎么回事之发病特点
用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中或混合在堆肥中越冬。越冬菌核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子囊菌成熟后,空气湿度变化时会喷出子囊孢子,随风扩散,感染周围的植物。另外,有时菌核直接产生菌丝,病株上的菌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导致菌丝迅速发育,使病部腐烂。当营养消耗到一定程度时,菌核产生,菌核萌发,无休眠。
该病发生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适宜温度为5-20,适宜温度为15。子囊孢子能在0-35萌发,5-10为宜。菌丝可在0-30生长,20为宜。菌核形成温度与菌丝生长所需温度一致,菌核在50下死亡5分钟。细菌的湿度要求严格,菌核在潮湿的土壤中只能存活一年。如果土壤长期积水,一个月就会枯死。
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但不易发芽。核盘菌的萌发需要高湿度和寒冷的条件。萌发后,子囊孢子的发育需要连续10天的充足水分,相对湿度为70%,子囊孢子可存活21天。相对湿度只能存活5天。发生在广东10-12月,危害严重。
菊花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一次4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50%混硫悬浮剂6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35%菌核光悬浮剂600-800倍。
以上详细介绍了菊花菌核病是怎么回事,以及菊花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为栽培和喜爱菊花的朋友提供帮助。其实菊花不仅有很好的室内观赏效果,还有清热的功效。所以,如果你喜欢菊花,不妨在家里养一盆,这样就可以喝到自己培育出来的菊花茶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