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常用除草剂,但除草剂存放时间长了,就不起作用了。除草剂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导致除草剂失效?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1.影响药效发挥的原因
(1)温度。除草剂的药效和危害与温度密切相关。如烟嘧磺隆·甲基磺草酮等。低温下药效慢或效果差。但高温下容易引起药害。因此,傍晚前后施药与作物相反。
(2)天气条件。在干旱条件下,药物效果往往不好;施药后土壤湿度高,药效更好;大风天气,农药溶液飘移,药效不好,飘移容易对其他作物造成药害。
(3)土壤条件。对封闭式除草剂影响较大,尤其是施用土壤处理剂的地块。有机质含量高,药液容易被土壤吸附,需要加大剂量。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地易渗漏淋溶,药膜形成不好,封闭除草效果差。
(4)土壤湿度。含水量好,药液被土壤吸收少,有利于杂草吸收,药效好。但在干旱条件下,除草剂的有效成分被土壤吸收固定,不易被杂草吸收,药效不好。
(5)如何使用。用水量·喷雾均匀性·漏喷·重喷·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对药效有明显的影响。
(6)杂草的影响。草嫩,耐药性差,药效好;草的年龄越大,抗药性越大,药效越差。在干旱条件下,杂草不会发芽。出土的杂草看起来很小,但草龄太大。尤其是可湿性粉剂产品吸附性差,喷洒的药液干得快,粉末脱落,效果不好。
2.解决办法
(1)土壤封闭剂。浇完地或雨后,土壤湿度好的时候,按说明书用药。不要随意增减用量,均匀喷洒在土壤表面,形成药膜,提高除草效果。
(2)苗后处理剂。尽量在浇完地或雨后施用农药。杂草处于生长状态,气孔打开,有利于药液的吸收。植物生长旺盛,药液在体内传导迅速。药效和除草效果好。干旱时必须增加用水量,每亩用水量不低于30公斤。均匀喷洒,湿润渗透杂草茎叶,帮助吸收传导。当杂草在2-5叶期使用时,杂草年龄越小,除草效果越好。药液中可加入有机硅添加剂等表面活性剂,增加叶片的伸展性和润湿性,促进药液的吸收,提高除草效果。
不管除草剂如何起作用,信息已经被引入。对于除草剂是否有效,有一些解决方法。大家要按照文中介绍的解决方法去做,这样药效才能发挥出来,有利于除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