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18:06 作者:李先生
与往年相比,今年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过高,为玉米大小斑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玉米叶斑病和叶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植株感染后,从底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扩展。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那么,玉米大小叶斑病严重怎么办?玉米大小叶斑病怎么防治?让我们来看看!
玉米大斑病危害特征玉米叶枯病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影响叶鞘和包膜。病害从田间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染青灰色斑点,后沿叶脉向两侧发展,形成中心黄褐色·边缘黑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大斑。湿度大时,病斑越来越大,斑上产生灰黑色霉斑,不引起纵裂或黄萎病,穗和叶片感染,病斑不规则。
玉米大斑病传播途径和条件
该病原体的无性状态是半真菌亚门的斑蠕孢菌。有性状态为玉米球虫,属于子囊菌门。病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次年作为传染媒介,通过雨水和气流传播。气温20~25,多雨多雾或多雨时,该病会大面积流行。
玉米叶斑病玉米小斑病危害特征
主要危害叶·茎·穗·种子等。病斑呈椭圆形·长方形或梭形,黄褐色和灰褐色。有时病斑上有轮纹。高温下,病斑出现深绿色浸润区,病斑为黄褐色坏死斑。
传播途径和条件
无性病原体是玉米长蠕孢菌,属于半真菌亚门。有性状态为异螺菌,属于子囊菌门。病原菌的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当外界温度为20~32且多雨多雾或多雨时,该病会迅速传播。
1.农业防治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减少病菌来源:播种前清洁农村,深挖土地;发病初期,摘除老叶和病叶,减少再感染。
改进栽培方式:宽窄行种植,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地膜种植,保水保肥,保证其营养,提高其抗病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化学防治
虫害防治:虫害对玉米的危害直接导致玉米抗性降低,后期会加重病情。建议在对玉米喷洒化学防治剂时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实现同时防治虫害。
防病:发病初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丙环唑或苯醚甲环唑复配嘧菌酯,也可添加氯虫苯甲酰胺和全营养叶面肥,以减少玉米穗螟·螟虫和穗腐病的发生,提高产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