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05:47 作者:李先生
用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病,见效快,早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但由于一些人缺乏农药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农药新品种·新剂型及其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五大误区。
一是不分防治对象,见药就用。
有些农药用来控制植物病害,有些农药用来控制害虫,甚至除草剂用来控制害虫,尤其是在农药供应紧张的时候。这样,乱用药会耽误时机,影响效果,甚至造成药害,甚至作物歉收。
二是重治轻防,不见病虫不施药。
一般来说,幼虫幼体对农药的抗性较差,随着虫龄的增长,其抗性增强。因此,在卵期或幼虫期防治害虫是有效的。而一些农民朋友往往是在害虫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开始用药,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同时药物的效果也难以发挥。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我们不知道农药的作用方式,所以无论是保护剂还是性剂,都要等病害发生·流行后再施用,不仅造成资金的损失,而且也起不到防病的作用。
三是随意加大用药浓度.
有的人配药不成比例,不用专用量具,只用瓶盖或其他不规范的器具,没有量的概念。一般都大大超过规定的浓度,不仅造成浪费,还容易造成药害,同时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
四是长期使用单一品种。
一旦发现一种农药效果好,就会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药物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会改变品种。而是会采用加大剂量的方法。但在没有意识到病虫害已经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仍然会加大用药量,造成恶性循环。
五是混淆与高毒概念,缺乏观念。
目前,优质农药正在向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但很多农民误以为毒果好,只认购高毒农药。他们缺乏低毒农药知识,缺乏病虫害知识。使用农药时,不按农药标准使用,对这些作物使用禁止在果树·蔬菜和生粮食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导致人畜中毒。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农民使用农药的常见误区。听了我们的介绍,我们都学到了很多。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帮到你。此外,我们提醒所有的杀虫剂都是有毒的,在使用时我们必须保护自己。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