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07:31 作者:李先生
在种植细辛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细辛的各种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对细辛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细辛的质量和产量。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细辛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细辛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菌核病
1.1症状
成虫病害主要是细辛的菌核病,是细辛田的一种严重病害。多发生在4-7年生多年未移栽的细辛田中。苗期和成株期也可发生,土壤过湿板结,更易发病。早期零星发生,严重者成片死亡。
早春发病严重,常引起根茎·芽·花腐烂。病原菌从叶柄或根茎基部侵入,开始形成条状褐斑,逐渐扩大使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地上部分倒挂死亡是因为叶柄基部松软,地上部分逐渐腐烂。主要表现为叶柄根部和基部被菌核覆盖。病原菌菌核在病株和土壤中越冬,第二年菌核萌发,经风雨传播,危害扩大。
1.2预防
1.2.1建立无病养殖。严禁从病室运苗选择沙壤土和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培育。移植应该每三年做一次。做好松土和调光排水,50%多菌灵也可用于灌溉根际。1%硫酸铜用于严重地区。
1.2.2尽快清除病株并焚烧,用生石灰处理病穴。
1.2.3播种前用50%多菌灵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200倍溶液中10分钟。早春前期可将多菌灵·代森锰锌·水按1: 1: 200的比例配成药液,每平方米浇2 ~ 4个药液。
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新发现的毁灭性疾病。病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主要分布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气流和雨滴飞溅是主要传播方式,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果实和孢子。
2.1症状
叶片感染后,初期表现为褐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带状叶斑病,以致全叶枯萎死亡。叶柄病斑呈纺锤形,暗褐色,逐渐膨大凹陷,切断疏通组织,引起全叶枯萎;果实感染,萼片变黑,果实不能成熟;孢子被感染后腐烂,严重的会引起根腐病。4月下旬发病,5月下旬进入高峰期,8月下旬发病缓慢。与病原菌·降雨量·温度·光照强度密切相关。
2.2预防
2.2.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沙壤土,粘砂性超标的漏雨地和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2.2.2采取育苗·乡村卫生·遮荫栽培·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减少田间细菌源基数。
2.2.3农药防治:用50%乳800倍液浸泡幼苗4小时,可防止幼苗携带病菌。早春孢子出生后,第一次用多抗霉素150倍或50%苯乙内酰脲1000倍和50%速克灵1500-2000倍喷施,5-6月喷施3-5次,每次间隔10-15天。之后根据情况少喷或不喷。
3流行病
该病通常发生在7月份,主要危害细辛的叶片和叶柄。
3.1症状
目前叶子已经烫出深绿色的斑点,然后逐渐变成黑褐色,软腐。高温多雨季节,斑点上产生大量白色霉菌,为致病菌丝和游动孢子。上叶柄呈条状,深绿色,水浸,易腐。在多雨高温条件下,病情进展迅速,叶柄软化脱落,叶片下垂,导致细辛植株死亡。
3.2预防和控制
3.2.1调节光线,避免强光直射;控制床土湿度,避免积水。雨季前(夏季后),每7 ~ 10天喷洒一次。全株可喷施600倍代森锌溶液·1000倍代森锰锌溶液·140倍当量波尔多液,均有一定效果。
之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