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4 18:21 作者:李先生
白粉病是农民头疼的问题。白粉病可能发生在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和其他蔬菜上。除了农业操作中的空气流动和传播外,致病菌也能在蔬菜上传播害虫,如蓟马·蚜虫和粉虱。尤其是6-7月份露地辣椒·番茄的结果期,天气湿热,白粉病容易蔓延。
种植密度太大,就封田;氮肥施用过量;过度灌溉或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茄果类蔬菜连作,土壤细菌量大,对白粉病有利。
预防措施
1.加强培育和管理。辣椒·番茄不宜与茄果类·瓜类连作。建议和葱蒜类蔬菜轮换食用。合理密植,避免种植密度过大。施足发酵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清源及时清除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叶,白粉病引起的落叶会减少再侵染的菌源。
3.在药物防治初期,及时喷洒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或10%苯醚。甲硝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12.5%腈菌唑乳剂1500倍液·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5%戊唑醇水溶液2000倍液等。另外可以用65%甲硫基?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或25%丙环唑EC 3000倍等。7-10天一次,连续2-3次。
注意:第一,白粉病的防治一定要早。当植株下部散叶出现褪黄斑时,需要喷洒保护剂进行预防,或根据往年发病情况提前半个月进行预防。常用的预防性保护剂有硫磺悬浮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多抗霉素水剂等。白粉病必须控制在现场阶段。第二,注意交替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第三,使用三唑类药物时,如氟硅氧烷,必须严格控制药物浓度,不得超剂量使用,以免造成药物伤害。
辣椒疫病防治技术
有农民朋友反映,露地辣椒的梗基部变黑,几天内全部死亡。发生了什么事?如何预防?
这是典型的辣椒疫霉菌,是辣椒生长期的重要病害,尤其是在露地平作的情况下。
一.症状
辣椒疫霉又称黑胫病,主要损害茎基部,使患病部位收缩,使茎基部发黑凹陷,导致植株在两三天内枯萎死亡。在多雨条件下,茎的分枝处常出现水渍黑褐色至深褐色的斑点,从茎节向上延伸,患病部位容易折断。湿度大时,斑点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白粉菌层。这种疾病也会伤害水果和树叶。叶片多从叶缘开始,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水点,迅速扩大,直至全叶腐烂或干枯。大多数果实从花梗开始发病,导致水染无定形斑点,很快变成褐色和软腐。叶片表面和果实的患病部位会长出白色的稀疏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子囊和孢子囊群),后期病果会变褐变硬,但不会脱落。
二。病原体和致病条件
病原体是辣椒疫霉,鞭毛虫的一个亚科。病原菌卵孢子和厚垣孢子随病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主要传染源。甘肃种子一般不带菌。条件适宜时,越冬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到茎基部,引起病害,病部产生的孢子囊被雨水和浇水反复侵染。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在田间温度25-30,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传播。当温度合适时,只要有水膜aro
2·搞好农村卫生,及时将病残者,带到外地集中治疗。
3.化学控制。发病初期可采用72.2%点刺水剂或72%尿素霜。锰500-600倍,98%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70% B?锰可湿性粉剂是1000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是500倍或64%抗病毒矾可湿性粉剂是400-500倍。每株需灌溉150ml以上,每7-10天一次,严重者每5-10天一次。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农业信息,请继续关注耕种帮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农业信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