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09:14 作者:李先生
玉米病虫害是很多农友头疼的问题。锈病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普遍存在,极为普遍,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所以,
什么是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玉米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但也危害叶鞘·苞片和雄穗。叶片上散布着大量的病斑,阻碍光合作用,加速水分蒸发,降低种子重量,甚至使整个叶片提早变黄,甚至死亡。
玉米锈病的有害症状
玉米锈病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主要是浸叶,严重时也会浸穗和苞叶。在患部,病斑的颜色依次由乳白色-浅黄色-黄褐色过渡到红褐色。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锈粉夏孢子,可反复播散。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近圆形突起,开裂后出现黑褐色冬孢子。病灶呈卵圆形或长方形,不规则散在或聚集。连在一起后,叶子失去功能,早死。
玉米锈病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一种通过空气大面积传播的流行病。在扩大抗病品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栽培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1)农业控制。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提倡基施氮·磷·钾复合肥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玉米对浸染的抗性。低洼地块要及时排水。
(2)化学控制。我们应该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田间发病时立即服药。每亩用15%三唑酮粉剂100-150克或25%三唑酮乳油100-120克,12.5%烯唑醇粉剂50-60克,均匀喷洒30公斤水。重疾地块每隔7天喷两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