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是世界性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各省市均有发生。粘虫的幼虫吃各种食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有害草类有黑麦草·苏丹草·鸭茅·狼尾草·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幼虫咬树叶。1-2龄幼虫只吃叶肉,形成一个小圆孔。3龄后形成凹口,4-6龄幼虫达到过食阶段。危害严重时,叶片会被吃光,植株会形成轻梗。
成虫体长17毫米~ 20毫米,灰褐色,翅长30毫米~ 45毫米。前翅中央靠近前缘处有两个淡黄色的圆斑,外圆斑较大,下方有一个小白点,小白点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在机翼上角后缘1/3处有斜向黑褐色条纹。从前缘的1/4到后缘的1/3,有7 ~ 9个黑点呈弧形排列。尾翼内侧呈灰褐色,外侧逐渐变成褐色。
蛋形馒头,直径0.6毫米左右,黄白色,表面有不规则的网状纹路。
幼虫一般6岁,体长17 mm ~ 20 mm,成熟幼虫约38 mm,体色变化较大,一般为绿色至黄褐色。它的身体有五条黑白纵纹,头部为黄褐色至棕褐色,阀屏为黄褐色,周围为黑色。
蛹的尾端有向外弯曲的叉形刺,刺的两侧各有两对小而弯曲的刺。
黏菌全年繁殖(南方省份)5 ~ 8代。产卵期为6-15天,下一代为3-6天。幼虫期14-28天,预蛹期1-3天,蛹期10-14天,成虫产卵前期3-7天,完成一代需要40-50天。
成虫晚上出来,傍晚开始活动·觅食·交配·产卵。每只雌蛾可产卵1000 ~ 2000粒。幼虫共6龄,假死。白天潜草,晚上有害活动。成熟的幼虫经常在草丛和土块下化蛹。
防治方法
按11416的比例取糖·酒·醋和水,混合均匀,加入1份2.5%的敌百虫粉。将引诱剂放入盆中,每公顷2-3盆,高出草30-35厘米,引诱液深度为3-3.5厘米.白天盖好锅,晚上打开,每天早上取出死蛾,每5-7天换一次引诱剂,连续16-20天。
从产卵前期到产卵结束,田间插150根稻草,每3-5天更换一次,收集有卵块的稻草焚烧。
防治主要采用在人畜和牧草上残留时间短·无副作用的杀虫剂,如40%新农宝乳油:800-1200倍,25%康庄悬乳剂:500-800倍,30%马灭乳油:1000-1500倍,90%万灵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停药15-20天,饲草对畜禽健康无害。
诱虫灯可用于在波动小·遮挡少·用电少的地方诱捕成虫。每40 ~ 60亩放一盏灯,晚上开,早上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