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05:24 作者:李先生
蚱蜢长什么样?甜菜夜蛾的形态特征是什么?草原如何防治甜菜夜蛾?据悉,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5省(区)29个市(州)112个县(市·区)玉米受灾,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超过12.74万亩。6-7月可继续北移至黄淮·华北乃至东北·西北地区,虫情有蔓延的危险。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开32 ~ 40 mm,前翅深褐色,后翅白色,边缘有窄的褐色带。雌蛾前翅灰褐色或灰褐色,具环纹和肾纹,轮廓黄褐色;雄蛾前翅灰褐色,翅顶角向内有一大白斑,翅外缘至中腔的环纹后侧有一条浅色带,肾纹内侧有白色楔形纹。
幼虫:一般有6龄,体长1 ~ 45毫米,体色有淡黄色·淡绿色·褐色等。典型的鉴别特征是终腹节背面有四个方形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倒Y形纹。
卵:通常100 ~ 200枚卵堆成块状,多为白色鳞毛覆盖。它们第一次出生时是浅绿色或白色,孵化前逐渐变成棕色。鸡蛋直径为0.4毫米,鸡蛋高度为0.3毫米.卵多产在叶片正面,玉米喇叭期多见于喇叭期附近。在合适的温度下孵化2 ~ 3天。
蛹:蛹,长15 ~ 17毫米,宽4.5毫米。化蛹初期,其体色为淡绿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和深褐色。一般在2 ~ 8厘米深的土壤中化蛹,有时在果穗或叶腋处化蛹。
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
草地螟无滞育现象,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在28条件下,30天左右可完成一代。雄性和雌性都可以多次交配。单雌可产10枚以上卵,每咬一口卵数约500枚。在玉米上,1至3龄幼虫通常躲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的膜状“窗孔”;幼体会吐丝,借助风力向周围植物扩散,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危害较大。在叶片上取食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孔,可吃光整个玉米植株的叶片,还蛀心叶·无鞘雄穗和幼雌穗,影响叶片和穗的正常发育。苗期严重受损时,生长点被破坏,形成枯苗。
草地贪夜蛾如何防治
导致农民对新迁害虫的认识和防治方法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控制害虫的有效机会。如果只用农药来控制,会增加农药的投入,危害生态环境。
要加强科学研究,特别是防治药剂的筛选·进一步预测迁飞路线·寻找害虫天敌等生物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预警监测,各地要加强成虫监测,及时掌握迁飞动态,发布虫情预报信息。其次,要加强虫灾调查,特别是南方各省,组织各地开展实地调查,确保虫灾发生时间心中有数。
此外,要科学指导防控,组织制定防控技术方案,抓住成虫和幼体防控期,优先采取理化诱集和生物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农技人员和农民掌握该虫的鉴定·调查方法·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技术,争取早期发现和防治。
注:5月中旬起,成虫可进一步迁徙扩散至我国长江·江淮流域;6-7月可继续北移至黄淮·华北乃至东北·西北地区,虫情处于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