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19:09 作者:李先生
现在是春耕农忙的关键时期。正确施用农药,不仅可以节约农药,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残留,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那么农药什么时候有效呢?如何确定农药的施药时间?
农药什么时候施用效果好
害虫高峰期:对害虫来说,害虫高峰期可以是卵孵化期·幼虫期·成虫期。毕竟药物防治效果明显的时候要看具体情况。原则上需要控制害虫的生活习性,应在害虫易杀灭·危害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进行。
比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高峰期喷洒药剂,对孵化出的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后期孵化出的幼虫就不一定了。当幼虫达到2-3龄盛期时,喷洒药剂可一次性解决虫害问题。再比如棉铃虫的防治,因为刚孵化的幼虫会在短时间内钻入蕾铃。如果在2-3龄幼虫高峰期再次用药,防治效果很差,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效果尤其明显。水稻螟虫和斜纹夜蛾也是如此。
农药施用时间如何确定
防治害虫时,一般要在2-3龄幼虫高峰期前施药,有的要在卵孵化高峰期后忌施药,这样施药才能事半功倍。主要原因是:
第一,幼虫3龄前的体壁很薄,体壁上有很多毛。含毛部分的表皮很薄,所以药物很容易透过这层。而且此时的昆虫体型小,食量大,伤害轻,活动面积小,抗药性(抗药性)弱。所以判断害虫防治的适期,需要在2-3龄高峰期前用药防治,有的要控制卵的孵化。
害虫到4-6龄时,食量和体壁厚度大大增加,可达1龄幼虫的50-100倍,体壁上的毛也没有了。因此,杀虫剂很难粘附和穿透体壁,并且很难到达害虫的身体。同时,害虫的抗药性(耐受性)也大大增加,从而大大影响了农药的杀虫效果。
第二,当害虫的年龄增加时,虫体内的脂肪量也增加,有积压和分解许多农药的作用。害虫体脂含量越高,这种作用越明显,抗药性越强。
三·天敌敏感期:在害虫天敌对农药敏感的时期,尽量少用或不用药物,保护天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四·易感疾病的生长期:对于疾病来说,易感疾病的生长期是药物防治的适宜时期。如果苗期容易感染水稻纹枯病,可通过播种前用化学药剂拌种或苗期喷施来控制。比如复花期也是病害感染的高峰期。因此,在花期选择合适的药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是十分必要的。
五·杂草敏感期:除草剂的施用通常应控制在杂草敏感期。种子繁殖的杂草,蕾期和苗期对除草剂比较敏感。因此,这一时期往往是施用除草剂的适当时机。通常在播种后·出苗前或杂草1-2叶期防治较好。使用广谱杀草剂时,如克无踪·草甘膦·农达等。应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敏感时使用,除草效果明显,持效期长。如果要在春夏季控制农田杂草,应在杂草生长初期喷洒除草剂。
六是老鼠禁食期。就有效控制鼠害而言,在鼠类禁食期控制有毒铒的用量较好。多年的实验证明,春季灭鼠的效果是由于冬季储存的食物消耗殆尽
什么时候施药效果好,以及如何确定施药时间,农资一般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想了解更多农业方面的知识,可以关注耕种帮了解更多。关注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