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葡萄霜霉病危害逐年加重 怎么防治效果显著

2024-04-11 18:30 作者:李先生  

说起葡萄霜霉病,很多果农都很头疼。此病危害大,爆发快,仍难防治,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时,叶片焦枯早落,病枝扭曲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近年来,霜霉病抗药性快速增加,危害逐年加大,感染方式更是创新,真是让人头疼!那么,什么样的控制效果是显著的呢?跟着我们,让我们看看。

霜霉病的身世

霜霉病的病原是单轴葡萄,属于卵菌纲,霜霉病目,单轴葡萄,鞭毛藻亚科,是专性寄生菌。菌丝在宿主细胞间蔓延,瘤样吸器伸入宿主细胞吸收营养。

霜霉病的危害

霜霉病是危害叶片的常见方式,不要以为它只危害叶片。如嫩枝·卷须·叶柄·花序·穗轴·果粒等。但是所有绿色的嫩组织都深受其害!

叶片损伤

叶片受害后,开始时出现半透明·边缘不清的油斑,后来往往相互结合,形成大的病斑,多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

天气潮湿或湿度过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病层。后期病斑干燥,呈褐色,病叶易早期脱落。

幼小的嫩芽受到伤害

嫩梢受损后,形成水渍斑,继而变成褐色微凹斑。潮湿时,斑点还会产生白色霜霉病。

当病情严重时,新芽会扭曲·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卷须·轴和叶柄有时会被杀死,其症状与嫩芽相似。

花序损伤

受损伤后,花蕾变成深褐色,布满白色霉斑,萎蔫脱落。

年轻的水果受害者

幼果感染后,病果部分褪色·变硬·下沉,长出白色霜霉病层,然后病果脱落。

果实膨大过程中的痛苦

果实膨大时受害,呈褐色软腐病,不久萎缩脱落。果实上色后,就不再被感染了。

最近很多地区的葡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黑粒”,部分原因是霜霉病。

果实上霜的明显特征是果梗与果粒交界处最先发病,随后果实变褐凹陷,掉粒现象更严重。

另外,生理原因也占了一部分。如气烧·缺硼·肥水不当等。也会导致水果的表面和果肉变黑。

更糟糕的是生理性病害和霜霉病混合发生导致的综合病害,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霜霉病的防治

从这几年霜霉病的发病情况来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越来越早,一个是越来越重!有天气因素,但管理措施不当是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必须采取以栽培树木为目的,预防为主的可持续防治措施。

彻底清理花园

霜霉病菌在有病枝·病果·病叶的土壤中越冬,清园是消除越冬菌源的有力措施。

培育健壮的树木

合理水肥,加强管理,促进树木长势健而不旺,真正做到树势适中,努力提高树木抗病能力。

需水量关键期:发芽前·开花前后·变色期·成熟期·埋土防寒。

需肥关键时期:萌芽期·果实膨大期·变色期·采收后·越冬前。注重有机肥的施用,根据葡萄的营养需求施肥,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达到均衡营养·促进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环境·激发植物野性等多重效果。

加强管理:做好果园排水,夏季用合理的叶帘控制次生枝量,剪去不必要的贴近地面的藤蔓,注意及时疏枝扎藤,减少地上叶片对病菌的初次侵染。发现患病的叶子和果实

氰菌唑:活性高,持效期长,无明显抗性。缺陷谱窄,电导率一般。

吡唑醚菌酯:只能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不能与硅酮或乳油产品混合。

注意提前使用,喷洒要均匀周到,尤其是叶面背面。

疾病初期重点防治疾病中心,以药剂为主。

常见的性毒剂有甲霜灵·霜脲氰·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噻唑-吡酮·吲唑-环丁砜·氟吡唑·氯溴异氰尿酸等。

甲霜灵和霜脲氰:可快速使用,但持效期短。建议将它们与保护剂混合使用。

霜霉威:内吸性好,毒性好,活性普遍,必须高浓度使用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烯酰吗啉:抗性明显,应增加使用浓度,保证防治效果。

氟噻唑-吡隆:型,持效期好,但作用点单一,对霜霉病的拮抗作用不明显。建议以预防为主。

氟吡唑:吸收块,耐雨水侵蚀,适用于雨季。

稻唑仑:可杀灭抗性突变霜霉病菌,持效期长。

氯异氰尿酸:广谱,但持续时间短。建议在暴发期使用,并与其他保护剂混合使用。

喷的时候可以先用触杀剂消灭病叶背面的霜霉病,再喷药剂,再用保护剂巩固效果。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农业信息,请继续关注耕种帮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农业信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蔬菜为什么会出现猝倒病 蔬菜猝倒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萝卜为什么会出现空心 萝卜防空心增施硼肥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