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05:08 作者:李先生
柑桔粉虱幼虫孵化后,群集在叶背和嫩枝上进行固定取食危害,吸食叶和叶片,分泌絮状蜡丝,严重时可引起烟煤病。那么如何治疗柑橘粉虱呢?下面介绍一下柑橘粉虱的防治措施。
1·柑橘白粉虱的形态特征
1.1****
雌性粉虱为黄色,全身覆盖白色蜡粉,长约1.2mm。翅膀是半透明的,还覆盖着白色的蜡粉。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呈红褐色,中间有一只小眼。雄性粉虱与雌性形态相似,体长略短,约1.0mm,阴茎末端向上弯曲,与性刺长度大致相同。
1.2鸡蛋
粉虱卵呈椭圆形,长约0.2毫米,宽约0.1毫米,淡黄色,透明。蛋壳有光泽,光滑,通过卵柄附着在叶子上。
1.3幼虫
粉虱幼虫期分为4龄。刚孵出的身体长约0.3毫米,宽约0.2毫米。扁椭圆形,淡黄色,周围有17对突起和15对刚毛。2岁的体长0.4 ~ 0.6毫米,宽0.3 ~ 0.4毫米,黄褐色,有3对刚毛。3岁长0.6 ~ 0.9毫米,宽0.6 ~ 0.9毫米,扁平,黄褐色;4岁体长1.0 ~ 1.4毫米,淡绿色。
1.4蛹
粉虱的蛹壳为椭圆形,从胸腔气道至横向蜕皮缝前部呈微凹状。气道分为两瓣,胸腔气道非常明显。羽化前,蛹壳黄绿色,能看透虫体。羽化后蛹壳变白透明,蛹壳变软变薄。蛹壳长约1.35毫米,宽约1.4毫米。壳缘前后两端各有一对小刚毛,头部有两对疣状短突起,腹部有一对疣状短突起。
2·柑橘白粉虱的发生规律
柑橘粉虱在晴隆县一年内大量发生,第三代成虫分别出现在4月·6月和8月,通过第三代老熟幼虫和蛹越冬。繁殖时,卵一般产在叶背,每只雌成虫可产125粒左右。有时会出现孤雌生殖,即所有后代都是雄性。幼虫群集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果实发育异常,其分泌的蜂蜜可诱发叶片和果实的煤烟病,影响绿色组织的光合作用,导致果实生长缓慢,树势衰弱。
3·柑橘白粉虱的防治对策
3.1农业控制
定期修剪病虫枝条,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来源;通过剪去过于密集的枝条来提高柑橘的通透性;合理施肥和灌溉,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3.2生物控制
保护和利用果园的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大规模繁殖子囊菌粉虱对猖獗的粉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柑桔粉虱幼虫寄生率可达80%以上,可收集用于防治已侵染的柑桔枝叶。
3.3物理控制
利用粉虱的趋黄性和趋光性,购买诱虫灯和粘黄板,可以减轻柑橘粉虱的危害,黄板防治效果可达1500 ~ 2000头/只。
3.4化学控制
粉虱的化学防治时期是成虫和1-2龄幼虫的高峰期。农药应主要施于柑橘树冠内腔和叶片背面。此外,不可忽视农药对果园周围环境的防治,应彻底杀灭粉虱的残留。
采用先治虫后防病的方法。在每代高峰期,早晚各喷洒40%啶虫脒500-800倍液·25%蚜虫虱2500-4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在各代幼虫高峰期,建议采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一是40%速杀1500倍液;其次是15-20倍的松节油混合物;再次,是速洁灵液体的1000-1500倍;是2.5%粉虱净1500倍液。喷洒频率为5 ~ 7天一次,施用2 ~ 3次。
经过以上防治,基本上可以杀死大部分害虫,然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