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1 04:21 作者:李先生
大豆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商品粮之一。中国几乎有一半的农民种植大豆,但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它更容易发生疾病。大豆油常见的疾病有哪些?有哪些预防方法?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大豆常见病害有哪些
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成虫期的叶片,也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斑点。成虫期叶片上的病斑起初为绿色后退的圆形斑点,逐渐发展为边缘呈褐色·中心呈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斑,故又称蛙眼病。后期也可形成不规则的病斑。潮湿时,灰霉菌层密集生长在叶背病斑的中心部位,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病斑覆盖叶片,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茎点为纺锤形或椭圆形,荚点为圆形或椭圆形。因为豆荚有毛,所以很难看到霉层。籽粒上的病斑与叶斑病相似,多为圆蛙眼。
大豆灰斑病:
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半月开始在叶片上发生,7月中旬进入高峰期。该病从嫩荚期开始,盛期为鼓粒期,7-8月高温多雨年份发病较重。它主要损害树叶。严重时,叶片几乎全部布满病斑,导致叶片过早脱落,产量下降20% ~ 30%,品质下降。
大豆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一般在25%以上。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暗褐色斑点,并不同程度地向上蔓延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变褐色,叶柄基部收缩,叶片下垂,但不脱落。
大豆灰斑病:
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半月开始在叶片上发病,7月中旬进入高峰期。该病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高峰期为鼓粒期,7-8月高温多雨时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几乎所有叶片布满病斑,导致叶片过早脱落,产量下降20%-30%,品质下降。
大豆病害防治方法及防治技术
(1)在灰斑病:;潮湿多雨地区,用50%福美双或50%多菌灵拌种,每100公斤种子0.3公斤
For感病品种和密植大豆田,在发病初期或荚粒感病期喷施药物,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药物为40%多菌灵胶悬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100g,或50%甲基硫菌灵100g,加水80kg-100kg成雾。视病情发展,间隔7 -10天,共2 -3次。
大豆灰斑病:按种子量的0.3%用70%的丁草胺可湿性粉剂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大豆开花结荚期用40%多菌灵胶悬剂每公顷1.5公斤,水450公斤喷施。
在大豆根腐病:,58%甲砜霉素锰锌或72%克伦特罗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3%-0.4%。大豆根腐病发病初期,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噁草灵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灌根,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播种时,大豆灰斑病:用70%双嘧达莫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大豆开花结荚期,每亩喷施50%多菌灵或800-1000倍液,或5%己唑醇悬浮剂20克兑30公斤水,或用18%咪鲜胺和松香酸防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大豆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他们能帮到你。今天就在这里分享一下。感谢您的阅读。想了解更多的农资行情,可以关注耕种帮了解更多。关注后也可以留言回复你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