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8 23:30 作者:李先生
科学追肥的近期技术指导:一是把握肥料,的施用时机,根据土壤肥力·施肥量·底肥和口肥确定追肥次数。有的可以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也可以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追肥。对于后期容易施肥的土壤,可以少追一点颗粒肥,避免追肥过多,导致贪青晚熟,进而降低产量。其次,要注意施肥方法。玉米是根深蒂固的作物,各地的施肥方法也不一样。作物的根系有施肥的倾向,吸肥能力强的部位是根尖。肥料应施在易被根系吸收的湿土层上。深施后一定要及时覆土。防止氮素流失和烧苗,深施是重要措施,既能防止氮素流失挥发,又能使肥料被土壤吸附,减少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第三,追施尿素后不宜立即灌溉,因为尿素中含有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只能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使用。如果在施用后立即灌溉尿素,它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较弱,尿素在土壤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会淋溶到深层,降低肥效。此外,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密度适当控制追肥量。
目前由于机械的限制,只能在拔节前期封垄前进行机械追肥。为了满足带状农田的追肥要求,需要改装追肥机,安装带状农田追肥装置。一般应在带状田块上两行玉米的内侧追肥。肥量大的时候可以内外两面追。开沟距根部10 ~ 15厘米追肥,追肥深度为8 ~ 12厘米。追肥机后面要带土壤调理剂,平整追肥沟,防止水分和养分流失。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