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提高大豆.产量有重要作用,育肥技术如下:
第一,早施苗肥
大豆出苗后,迫切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虽然需要的肥料量不大,但大豆根瘤的固氮能力较弱。如果氮素营养供应不足,就容易导致幼苗“饿死”,造成生长不良,影响壮苗早日出苗,不利于大豆高产。早苗追肥能促进根和叶的生长,使幼茎粗壮,腋芽分化快。一般复叶展开时,每亩要用尿素3 ~ 5公斤。不要施太多氮肥。过多的固氮会抑制根瘤菌的发育,不利于大豆的高产。大豆幼苗对磷敏感,苗期施用适量磷肥有利于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7.5 ~ 15kg,施完后中间再耕种。
二·巧施花肥。
大豆的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吸收养分较多的时期。开花前或初花期施适量氮肥,可减少落花落荚,明显增产,增产20%左右。一般每亩用尿素5~7.5公斤。露水干了以后,撒上化肥,然后栽培。如果土壤肥沃,植物生长健康,应少施或不施氮肥以防止过度生长。播种时磷肥施用量不足,此时应补施,每亩施过磷酸钙7~10公斤。
第三,喷洒颗粒肥料
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后,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和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吸肥能力减弱。此时应采用叶面肥补充营养,增加来源,壮苗,减少脱落,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一般每亩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均匀喷洒在大豆叶片上,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如植株出现反硝化和早衰现象,每次每亩加0.5公斤尿素混喷。
第四,补充施用微肥。
微量元素在大豆的生长发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大豆缺镁,老叶呈灰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应及时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大豆缺锰首先表现在新叶上,除叶脉外,其余部分都是黄色的。要及时喷洒0.05%硫酸锰溶液。大豆缺钼,幼叶黄绿色,叶脉缺绿,膨大,向下卷曲。因此,应及时喷洒0.05%钼酸铵溶液。叶面肥喷施量少,7-10天喷施一次即可,喷施2-3次即可。此外,大豆对硼也很敏感,缺硼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花荚脱落。可以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0.2%硼砂溶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