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17:24 作者:李先生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60%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在满足人口物质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种植高产水稻是农民朋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什么是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水稻高产种植存在哪些问题?
1·水稻的成苗率低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不科学的催芽方法,或者水稻晚播,都会极大地影响水稻的发芽率,早播的水稻也容易受低温伤害,导致烂秧。此外,在水稻移栽期,秧苗埋深较浅,容易被暴雨冲刷,或者太阳暴晒降低了水稻秧苗的成苗率。
2·粗放型的田间管理
在过去的水稻栽培种植中,往往缺乏对栽培技术的重视,水稻栽培往往凭经验,导致水稻栽培不科学。尤其是水肥管理,还比较滞后。目前水稻施肥主要使用复合肥和化肥,缺乏农家肥和有机肥的使用,容易增加水稻病虫害风险。
此外,在田间灌溉中,由于水资源缺乏,很多地区在水稻种植中缺乏及时的水灌溉,而在水稻生长后期往往加大灌溉量,不科学的灌溉方式极易造成水稻减产。
3·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
目前农业生产者掌握的水稻栽培技术比较单一,水稻栽培中缺乏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一方面,农业生产者无法科学识别病虫害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具有盲目性。不能对症下药的科学防治,不仅达不到有效的防治效果,还会导致病虫害的泛滥。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1·科学选种,适时播种
水稻栽培种植,需要根据种植区域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并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要把种子晒干1-2天,把草籽和种子里的杂质挑出来。种子晒干后,要用20%的盐水漂洗,除去细粒和杂质,然后用40的温水浸泡,用300倍的石灰水或0.3%的蓝矾溶液浸泡40小时消毒。然后用0.2-0.3%的种衣剂覆盖种子,阴干备用。
2·科学进行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期后,水稻收获前,要做好精细化田间管理,根据田间秧苗长势改进田间管理。移栽后,如遇歪苗或缺苗,要及时补苗。当秧苗进入返青期时,应添加一定量的基肥,以促进秧苗生长。分蘖期要做好田间除草,创造健康的水稻生长环境。
在水稻生长期,要保证田间有良好的同伦效应。保证田间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和生长。
3·田间的施肥管理
在水稻的每个生长期,都要保证有足够的肥料养分。可以使用优质有机肥和农家肥,肥料滞留时间比较长,所以养分供应会比较全面,完全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营养供应。
同时结合喷施肥料,在绿化期对30毫升意大利蜜蜂加15公斤水。均匀喷施3-7天,叶片厚绿,根系发达,有效分蘖明显,苗壮不疯长。拔节期每亩用30毫升意大利蜜蜂拌15公斤水,均匀喷施,可促进光合利用,积累体内碳水化合物,促进幼穗的形成·生长和增厚,使穗大而均匀,提高抗病·抗倒伏和抗冻能力。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每亩用30毫升意大利蜜蜂加15公斤水,加速了干物质的形成,减少了谷壳粒数达到全粒,增产25-35%以上。
在康迪特地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