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苗技术:用清水冲洗种子,浸泡8小时;种子浸种后,要洗净表皮上的粘液,然后在25-30下催芽。种子70%发芽露白后,挑出来播在苗床上,或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在气温较高的地区或季节,也可直接种植干种子。有条件的地方应采用嫁接技术提高其抗性。
2.合理选择壮苗进行种植和修剪:俗话说“苗壮能抗百病,壮苗一半收”,一定要选择优质壮苗进行种植。西瓜大多是生长潜力大的品种,栽培密度不宜过密。每亩以400-600株为宜,行距1.8-2.50.6米。早春用塑料薄膜覆盖,也可在小麦和棉花或甜瓜和辣椒中种植。三条藤用于修剪,主藤第三雌花或侧藤第二雌花留果。瓜前严格修剪分枝,去除多余的侧蔓,以免乱苗影响通风透光和营养分散。当雨水过多导致生长过度,坐瓜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授粉或“西瓜坐瓜”处理,有利于坐瓜,效果好,部分西瓜可成为无籽或无籽西瓜。
三。肥水管理:(1)西瓜对肥料的要求:西瓜是喜肥作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大。而西瓜耐肥能力弱,土壤溶液浓度高或肥料不分解,容易烧根。西瓜需肥规律是结果期较多,卷须期次之,苗期和萌芽期较少。西瓜生产可以施用化肥,但要与有机肥配合使用,要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各地的生产经验和肥效试验表明,1亩地如果获得2500公斤的产量,大约需要10公斤纯氮,相当于50公斤左右的硫酸铵或25公斤尿素。8.5公斤纯磷(五氧化二磷),相当于45公斤过磷酸钙;需要11.5公斤纯钾(氧化钾),相当于22.5公斤硫酸钾。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搭配合理,不能偏施氮肥。留茬栽培要加20-30%的优质腐熟农家肥。西瓜的需水量:总的要求是生长前期对西瓜植株适当浇水追肥,开花坐果期注意控制水肥,防止水肥过大。当西瓜胚长到拳头大时,要及时给西瓜浇水追肥。西瓜膨大期缺水缺肥,不利于西瓜膨大高产。西瓜生长期间空气要干燥,但开花坐果期间空气湿度要高,否则会影响花粉萌发,降低坐果率。西瓜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75%。当土壤湿度低于48%时,就会发生干旱。不同发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萌发期需要较高的土壤水分,有利于种子膨大和萌发。幼苗在苗期需水较少,为防止地温下降或幼苗过度生长,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培育土壤水分为主;延长期需水量逐渐增加,但在延长后期,为防止疯苗,促进花器官发育,应适当控制浇水。中期是果实膨大的高峰期,是西瓜一生的需水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否则果实不能充分膨大,产量会降低,容易出现幼苗过旺的现象。结果浇水
2.西瓜枯萎病:发生在西瓜老产区和连作区。发病时,白天萎蔫,早晚恢复,4-5天后死亡。植物的基部皮层纵向开裂,胶质流出。防治措施:注意轮作,清扫农村,及时拔除和焚烧病株;种子消毒:用健根宝或双菌清浸泡种子500次或用温水烫种子灭菌;嫁接防病:嫁接换根是目前预防病害的有效措施;化学防治:使用西瓜连作剂(连作剂混土)和灌根有一定疗效,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甜瓜炭疽病:在西瓜生长季节,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发病时在茎·叶·果实表面形成圆形斑点或斑点,经水浸泡后变成棕黑色,出现同心轮纹,然后干枯死亡。除了加强田间管理(深沟高畦,有利排水,增施磷钾肥,避免植株徒长,及时清除病株和叶片,实行轮作)。每隔5-7天在西瓜叶片正反面和果实表面喷洒600-1000倍的善意杀菌剂或500倍的健之宝,是预防此病的独特方法,其他病害也有所减少。
4.疫病:主要危害苗·叶·藤·果。患处先用清水浸泡,然后晒干致死。在阴雨潮湿和涝渍条件下病害严重;如果气候干燥,少雨,这种疾病就会轻发病或不发病。为防治该病,注意加强田间排水,瓜田雨季无内涝。铺稻草·茅草等。在边界上防止病菌随水滴传播;最好的化学防治方法有健之宝·绿素净·好生·霜绿克丹·霜一清等。
5.病毒性疾病:又称小叶病·花叶病,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花叶病斑,茎叶萎缩扭曲,叶片参差不齐,瓜蔓尖端叶片变小卷曲。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红蜘蛛传播,高温·干旱·强光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控制这种病害的关键是控制蚜虫,用吡虫啉和溴虫腈。此外,应严格防止接触感染和种子带菌。河南省每年5月底至6月初,露地西瓜病毒病发生。在此期间,除喷施1%杀虫药剂外,叶面喷施健之宝500倍液和微量元素两次,可减少或防止病毒病的大面积发生。
6.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危害西瓜的主要害虫有黄寿瓜·蚜虫·小地老虎·红蜘蛛等。黄寿瓜主要在苗期和营养生长期为害,食叶,用芬瑞克·李权等农药防治。小地老虎在早春危害幼苗,夜间常咬断嫩茎,造成缺苗。初春傍晚可使用敌百虫或敌百虫混合菜叶或草进行诱杀。芬力克是一种防治红蜘蛛和小菜蛾的农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