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23:20 作者:李先生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病害,会给猕猴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里详细介绍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成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参考。
一·猕猴桃溃疡病的症状
猕猴桃溃疡病可危害猕猴桃的树干·枝叶。该病多起于皮孔·落叶痕·茎藤嫩枝·枝杈,患处最初为水渍状,后病斑扩大,颜色加深,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手压时呈柔软状。后期患病部位皮质裂开,流出白色粘液。这种粘液很快变成红棕色。病斑可在茎周围迅速蔓延,用刀剖开病茎时,皮层和髓变褐腐烂。病茎上部枝叶枯萎死亡。严重的,整棵病死。叶部病害是新生叶片上散在的暗褐色不规则或多边形斑点,周围有宽阔的黄色晕圈。在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条件下,病斑蔓延迅速,有时不发生黄化圈。新展开的叶片上可形成大量斑点,受损叶片容易脱落。
1.枝蔓:猕猴桃枝条受害初期,先浸出粘稠的丝状液体,然后滴出暗红色的汁液。病枝不容易发芽,即使发芽后很快枯萎。
2.新梢:猕猴桃的新梢顶端感染病菌,然后变水渍,直至变成黑褐色,开裂,萎缩,死亡。
3.叶片:猕猴桃叶片受溃疡病危害后,叶片上出现2-3毫米的不规则褐色斑点,周围有明显的黄色伞状斑点。梅雨季节是叶部病害的高峰期,梅雨过后不会再发病。
4.芽:猕猴桃芽被溃疡病损伤后,芽的外部变成褐色,严重时脱落;花瓣是褐色的,不开放,即使开放,花形也不完整。
二·猕猴桃溃疡病的原因
1.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一类腐生能力强·耐低温的细菌,主要在猕猴桃藤蔓的病枝上越冬,或在病枝·叶等病体上的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成为初侵染源。
发病于次年2月下旬开始,病菌可随脓液从发病部位溢出,经风雨·昆虫传播,或春季修剪·扎枝时用剪刀·农具传播,从植物伤口·自然孔口侵入。
猕猴桃的发病部位多从气孔·水孔·皮孔·芽基·落叶痕·枝和枝的伤口侵染。入侵后,在适宜条件下3-7天的潜伏期出现水渍症状,产生细菌性脓液。经风·雨·耕作操作反复感染后,扩散蔓延,高峰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时主要侵染主干和枝干,受害最严重。
随着温度的升高,病害受到高温的抑制,树干和树枝逐渐停止上来,病菌进入潜伏期,叶片·花蕾·花瓣开始上来。由于花期温度高,病害传播缓慢。秋季果实成熟前后,一般发生在9月中旬。如果多阴雨天气,该病又会开始发病,但春季发病最严重,损失最大。因为溃疡一旦发生就很难治愈,所以一定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预防溃疡的发生。
2.猕猴桃溃疡病细菌可在5培养,15-25为最适生长温度,感染后7天可见到明显症状。它可以在30下短时间培养,但39小时后就会死亡。感病叶片在5即可侵染,并可分离出黄色伞状耐低温病原菌。病斑在15时迅速扩大,在28和30时不明显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